"石壁望松寥":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遥望松寥山,
# 松寥:松寥山,位于长江边。
"宛然在碧霄":就像站在碧蓝的云霄。
# 霄:云霄。
"安得五彩虹":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为凌空的长桥,
# 安:疑问词,哪里,怎么。
"驾天作长桥":以便直通天堂。
"仙人如爱我":仙人如果爱惜我,
# 爱:爱惜。,如:如果。
"举手来相招":就对我招招手吧,让咱们一起去翱翔。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焦山望松寥山》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诗,诗中主要围绕着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通过对焦山和松寥山的眺望与想象,李白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对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想象:诗人通过想象,将焦山与松寥山之间的景象描绘得如诗如画。他或许并未亲眼目睹过两山之间的全貌,但凭借丰富的想象力,他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在这幅画卷中,焦山与松寥山遥相呼应,江水滔滔,云雾缭绕,构成了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3. 分段赏析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中“石壁望松寥”所描绘的,是一幕真切的景致——诗人立于焦山石壁之上,远眺松寥山,而“宛然在碧霄”则巧妙地融合了实景与虚境,虽山势不高,却因矗立于浩荡长江之上,显得格外峻拔,仿佛直插云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微妙地透露出一种对连接彼岸、跨越界限的渴望。这里的“彩”字,或许曾有不同的版本写作“采”,而“驾”字,依据推测,更可能是“架”的误传,展现了文字流传中的微妙变化。“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诗人在此展开了更宏大且无畏的幻想,这份对仙界的向往,与他“谪仙人”的称号不谋而合,世人皆认为他本是天界下凡,终将重返仙境。若论此诗之所以动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诗人笔下层层递进的幻想。从眼前的实景出发,逐渐过渡到半实半虚,直至完全沉浸于虚幻的仙境之中,每一层幻想都比前一层更加深远,引领读者一步步走出现实的局限,仿佛亲眼目睹了那浩瀚无垠、美轮美奂的世界。这样的艺术处理,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让读者在诗人的引领下,超越了眼前的景象,进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心灵天地,从而更深刻地领悟诗中的意境与情感。
4. 作品点评
《焦山望松寥山》是一首意境深远、想象丰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寓意深刻的五言古诗。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李白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思想,也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韵味。
上一篇:唐·李白《有所思》
下一篇: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