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tiān
tóng
yún
àn
chuí

朝代:近现代作者:王国维浏览量:1
tiān
tóng
yún
àn
chuí
shī
xíng
yàn
fēng
fēi
jiāng
liáo
luò
ěr
ān
guī
shàng
jīn
wán
kàn
luò
guī
zhōng
shǒu
shì
tiáo
jīn
xiāo
huān
yàn
shèng
píng
shí

译文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江湖冷落,你又能归向何处?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逐句剖析

"天末彤云黯四垂":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 黯四垂:雪云向四面布散。,彤云:雪云。,天末:天边。

"失行孤雁逆风飞":掉队的孤雁正迎风飞翔。

# 失行:离群。

"江湖寥落尔安归":江湖冷落,你又能归向何处?

# 安归:归向何处。,尔:指雁。,寥落:冷静。

"陌上金丸看落羽":田野中的射手看着被猎杀正在下落的大雁,

# 落羽:受伤坠地的鸟。

"闺中素手试调醯":家中的妻子正在忙碌着烹调。

# 调醯:调和作料,醯指醋。,素手:女子洁白的手。,闺中:内室。

"今宵欢宴胜平时":看来今天的晚饭多了一道美味的大雁肉了。

# 宵:作“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是近代学者王国维于1905年秋在海宁创作的一首词。彼时社会处于变革的浪潮中,王国维因坚守对清王朝的旧有幻想,深感与时代脱节而被孤立。在词中,上片以“天末同云黯四垂”描绘出阴云蔽天、天色暗沉的压抑场景,奠定全词基调,紧接着“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塑造了孤雁在逆境中挣扎却无处可依的形象,借景与物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下片笔锋一转,“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宵欢宴胜平时”呈现出陌上公子射雁、闺中丽人准备欢宴的世俗画面,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社会的冷漠与残酷。整首词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间场景的刻画,寄托了王国维悲观的人生观,展现其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同时也隐晦地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具有深沉的社会历史感,体现出王国维词作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近现代著名学者、词人

王国维(1877~1927),近现代学者、词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其职业经历丰富,曾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图书局编辑,清华研究院教授等。王国维从事戏曲、小说、词以及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主张以地下实物资料参订文献史料,提出“二重证据法”,对甲骨文、古代史、辽金元史、宋元戏曲史等研究贡献巨大。尤工词,他提倡“境界” 说,主张“自然”,所作取径南唐、北宋。著有《人间词话》《曲录》《宋元戏曲考》《静庵文集》《观堂集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是王国维于1905年秋在海宁所写。当时整个社会处于变革之中,王国维依然对旧社会的清王朝抱有幻想,感觉自己被社会孤立。王国维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在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均有深厚造诣。面对社会变革,他坚守旧有观念,这种与时代的脱节使他内心充满孤独与怅惘,于是借词抒发自己的心境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借景抒情与表达个人心境题材的作品。描绘了天末彤云密布、孤雁失行逆风飞的景象,以及陌上公子笑、闺中丽人嬉的世俗场景,借外物寄托了一种悲观的人生观,体现出作者与社会的格格不入,并有意无意表露其政治观点。

2. 写作手法

对比:上片“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孤雁在寒风中艰难挣扎,找不到栖息之所;下片“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宵欢宴胜平时”,描绘出陌上公子轻松射中孤雁,闺中丽人准备佳肴,人们欢乐宴饮的场景,两者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出孤雁的悲惨与人间的冷漠。对偶:“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陌上”对应“闺中”,地点相对;“金丸”对“素手”,一为射雁工具,一为佳人之手;“看落羽”与“试调醯”,分别描述了射雁后的景象与准备烹饪的动作,对仗工整,生动展现出不同场景中的人物行为。借物抒情:“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诗人借孤雁失群、逆风飞行却无处可归的艰难处境,抒发自身在社会变革中孤独无依、格格不入,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悲哀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忧虑。

3. 分段赏析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上片首句“天末同云黯四垂”,“天末”点明遥远的天边,“同云”描绘出天空中阴云密布、浑然一色的景象,“黯四垂”则生动展现阴云沉重地向四方低垂,天色愈发暗沉,此句通过环境渲染,营造出压抑、灾难将至的氛围。次句“失行孤雁逆风飞”,“失行”表明孤雁与雁群失散,独自飘零,“逆风飞”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刻画孤雁在狂风中艰难振翅、奋力前行的姿态,生动展现其顽强不屈却又孤独无助的形象,与上句阴沉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末句“江湖寥落尔安归”,“江湖寥落”描绘出冬日江湖一片冷落、荒芜的景象,“尔安归”则以反问语气,传达出对孤雁无处可栖的深切担忧,借孤雁处境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社会现实的迷茫。下片“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两句对仗工整,“陌上”与“闺中”点明不同地点,“金丸”代表射雁工具,“素手”指代闺中佳人,“看落羽”形象展现出陌上公子射落孤雁后观看其坠落的场景,“试调醯”则细腻描绘出闺中丽人准备烹饪佳肴的动作,二者形成强烈对比,一者轻松愉悦,一者血腥残酷。尾句“今宵欢宴胜平时”,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们在这一晚因猎杀孤雁而举办的欢宴比平常更加热闹,然而当联想到被猎杀的孤雁正是之前艰难飞行的生灵时,这种欢宴场景便显得格外冷酷,深刻揭示出社会的冷漠与残酷,借对孤雁命运的描写,抒发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悲哀与批判,饱含深沉的社会历史感。

4. 作品点评

《浣溪沙·天末同云黯四垂》写作特色上,其语言凝练且表现力极强,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鲜明生动的画面。如开篇“天末同云黯四垂”,短短七字,将阴云密布、天色暗沉的压抑场景精准呈现,为全词奠定情感基调。上片对孤雁形象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借孤雁逆风飞行却无处可归的艰难处境,巧妙抒发自身心境,情景交融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下片视角一转,以“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的对仗句,将残酷的射雁场景与温馨的闺中生活相对照,形成强烈反差,深刻揭示社会现实。此词虽无广为人知的名句流传,但整体意境深远,蕴含着王国维特有的哲思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在文学史上,它代表了王国维词作借物抒情、关注社会的创作风格,展现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迷茫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静安之词,此固君所得于天者独深,抑岂非致力于意境之效也。

近代学者樊志厚

# 前两句结构相同,各字虚实部位相应。

近代作家冯承基

# 确能写出一幅天地孤零,江湖寥落之境,字字着力,显现世间一切危机与挣扎之苦痛。

近代古文学专家周策纵

# 此首词是有哲理估根据的。

近代诗词大家蒋英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王国维《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