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朝代:近现代作者:王国维浏览量:1
luò
róng
bìng
diāo
bàn
xiāo
ài
guò
qiáng
gāo
xié
guǎn
hún
xiāo
zuò
jué
qīng
qiū
guī
dàng
dàng
yǎn
kàn
bái
zhāo
zhāo
rén
jiān
zhēng
jiàn
zhǎng
xiāo

译文

池中的荷花和荷叶已经凋敝了。有些枯黄的艾蒿从墙头冒了出来。夕阳照在孤寂的客舍上,更让人感到寂寞无奈。坐看秋日的天空感觉一切正在消失当中。白天将会过去,继而是无尽的黑夜。又怎么能渡过一天比一天长的夜晚。

作者介绍

近现代著名学者、词人

王国维(1877~1927),近现代学者、词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其职业经历丰富,曾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图书局编辑,清华研究院教授等。王国维从事戏曲、小说、词以及西方哲学、美学的研究,主张以地下实物资料参订文献史料,提出“二重证据法”,对甲骨文、古代史、辽金元史、宋元戏曲史等研究贡献巨大。尤工词,他提倡“境界” 说,主张“自然”,所作取径南唐、北宋。著有《人间词话》《曲录》《宋元戏曲考》《静庵文集》《观堂集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首悲秋的词,其中渗透着一种悲哀绝望的情绪。已落芙蓉并叶凋,半枯萧艾过墙高是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日斜孤馆易魂销是写个人的情绪。这是古人写悲秋题材时常用的套路。古人悲秋作品中的秋景是用来起兴的,因此一般都是写眼前实景。而芙蓉和萧艾两个词出于《离骚》,它们本身又是有象征意义的。所以,已落芙蓉两句虽看起来是写境,其实也有可能是造境。这种景象,也许确实是当时眼前所见的景象,但萧艾与芙蓉对举,再加上半枯和过墙高的形容,实在颇有些调侃的味道。似写实景而又暗含有寓托的深意,似含深意而实际上又是现实的写景,这正是王国维所擅长的本领。但到了下阕,作者就开始把个人不遇的悲伤导向他的主旋律对整个人间的悲悯了。坐觉清秋归荡荡是说,秋天虽然凄凉,但秋天的一切也正在消失,继之以更为凄凉的冬天。眼看白日去昭昭是说,白天很快也就要过去了,继之以漫长的黑夜。这两句的口吻,使人感到一种宿命已定无可奈何的恐惧。争度,是怎么度过。这是一种疑问,其中充满了对人间未来的担忧与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鲁迅《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

下一篇:近现代·鲁迅《哀范君三章(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