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渐见南方物":年复一年,逐渐熟悉了南方的风物,
"事事堪伤北客情":每一件事物都触动着我这北方游子的感伤之情。
"山鬼趫跳唯一足":山中的鬼魅灵巧跳跃,仅留下一只足印,
# 山鬼趫跳唯一足:所谓山鬼是指夔这种动物,传说中夔一足。
"峡猿哀怨过三声":峡谷中的猿猴哀怨啼叫,声声回荡不止。
"帆开青草湖中去":船帆扬起,驶向青草湖的深处;
"衣湿黄梅雨里行":衣衫被黄梅时节的雨水浸湿,仍冒雨前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别后想寄书信却难寻定所,
# 难定寄:一作定难觅。,双鱼:借指书信往来。
"近来潮不到湓城":近来连潮水也无法抵达湓城。
# 湓城:即江州浔阳县。本属汉代旧县,属庐江郡。因在浔水之阳,故曰浔阳。隋平陈后,改浔阳为彭蠡县。大业二年,改为湓城县。武德五年,改为浔阳县。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通过对南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离别情景的生动刻画,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紧密融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感伤和无尽思念。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借“山鬼”“峡猿”等充满神秘和哀怨色彩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悲苦的氛围,含蓄地表达出自己作为北客身处南方的感伤以及与友人离别的哀愁。“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通过描写友人在青草湖中乘船远去,在黄梅雨里衣湿前行的景象,既展现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牵挂。烘托: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对诗人的情感起到了烘托作用。颔联中山鬼和峡猿的形象以及它们所营造出的神秘、哀怨氛围,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伤感。颈联中青草湖、黄梅雨等景象,不仅点明了友人前往湖南的路线和环境,也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愁绪和旅途的艰难,使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牵挂之情更加浓郁。用典:尾联“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运用了“双鱼”这一典故,“双鱼”常指代书信,诗人借此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后书信难寄的无奈,暗示了两人分别后可能难以联系,体现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担忧,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联“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诗人说自己年年见到越来越多的南方风物,每一件事都让身为北方客的自己心生感伤,奠定了全诗伤感情绪的基调。颔联“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描绘了山中的鬼怪单足跳跃,峡谷中的猿猴发出哀怨的叫声,以神秘、悲凉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颈联“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写友人的帆船在青草湖中启航,在黄梅雨中衣湿前行,既点明了友人前往湖南的行程,又通过“衣湿”等细节,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尾联“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运用“双鱼”指代书信,说分别后书信难寄,因为近来潮水都不到湓城了,表达出对友人离去后难以联系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如“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等句,展现了律诗的形式之美。此诗语言平实自然,用“山鬼”“峡猿”“青草湖”“黄梅雨”等常见意象,营造出鲜明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
# 虽句句情景,亦句句比意。
不详不详《碛砂唐诗》
# “青草湖”“黄梅雨”,时、地一并醒出,属对工切浑成。
不详不详《唐宋诗醇》
上一篇:唐·杜甫《偶题》
下一篇:唐·韦式《一字至七字诗·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