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yáng
liǔ
zh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liù
yāo
shuǐ
diào
jiā
jiā
chàng
bái
xuě
méi
huā
chù
chù
chuī
jiù
jūn
xiū
tīng
tīng
xīn
fān
yáng
liǔ
zhī
táo
lìng
mén
qián
shù
yíng
bǎi
qiān
tiáo
dōng
zhèng
èr
yuè
huáng
jīn
zhī
yìng
luò
yáng
qiáo
niǎo
niǎo
qīng
qīng
gōu
yǐn
qīng
fēng
xiàn
qíng
bái
xuě
huā
fán
kōng
绿
tiáo
ruò
shèng
yīng
hóng
bǎn
jiāng
qiáo
qīng
jiǔ
guǎn
gōng
nuǎn
xié
shí
lián
xiē
dōng
fēng
dìng
wàn
shù
qiān
tiáo
chuí
zhōu
yáng
liǔ
rèn
jūn
kuā
gèng
yǒu
qián
táng
shèng
guǎn
ruò
jiě
duō
qíng
xún
xiǎo
xiǎo
绿
yáng
shēn
chù
shì
jiā
jiā
xiǎo
jiù
zhī
míng
yáng
liǔ
fēng
qián
bié
yǒu
qíng
tiáo
pán
zuò
yín
huán
yàng
juǎn
chuī
wéi
shēng
hán
nóng
yǎn
zhī
niǎo
qīng
fēng
yāo
xiǎo
shù
jīn
pān
zhé
jūn
liú
liǎng
sān
tiáo
rén
yán
liǔ
chóu
méi
gèng
yǒu
chóu
cháng
liǔ
liǔ
wǎn
duàn
cháng
qiān
duàn
yīng

译文

《六么》与《水调》家家传唱,清冷的《白雪》与《梅花》曲调处处吹奏。请别再听那些陈旧的歌谣,且来听听新谱的《杨柳枝》曲调。陶渊明门前仅有四五株杨柳,周亚夫军营中却有千万条青翠枝条。哪里比得上洛阳城二月的春光,金黄的柳枝映照着洛阳桥畔的波涛。柳枝轻柔摇曳又青翠葱茏,仿佛在牵引春风舞动无限柔情。柳絮如雪纷飞满地,嫩绿的柳条纤弱得连黄莺也难栖息。红漆木桥边酒旗迎风招展,馆娃宫中暖阳斜照的黄昏多静谧。可叹风雨停歇东风渐定,万千柳条垂落如孤独的帘幕。苏州的杨柳任凭世人夸赞,却比不上钱塘江畔的馆娃宫艳丽。若想寻觅多情的踪迹,请到绿杨掩映的深处,那里住着佳人苏小小。苏家小女早有芳名远扬,杨柳风中她别有一番情致。将柳条盘成银环戴在发间,摘下柳叶卷成玉笛吹奏清音。柳叶沾满露珠如含泪的双眼,柔枝在风中轻摆似美人舞腰。小树怎堪被人攀折摧残,恳求你留下两三枝吧。人们说柳叶如愁眉紧锁,更愁的是柔肠百转似柳丝缠绕。柳丝被折断,肝肠也寸断,从此彼此再无续缘的可能。

逐句剖析

"六么水调家家唱":《六么》与《水调》家家传唱,

# 水调:即《水调歌头》,曲调名,又名《水调歌》《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等。,六么:唐代著名教坊曲名,又名《绿腰》《录要》等,音乐节奏先慢后快,唐代歌舞大曲之一。

"白雪梅花处处吹":清冷的《白雪》与《梅花》曲调处处吹奏。

# 梅花:此处指乐曲《梅花落》,简称《梅花》(详见第一章唐代词第十一节刘禹锡《杨柳枝》)。,白雪:此处指《阳春白雪》,中国十大著名古曲之一。《阳春白雪》也被称为《阳春古曲》,相传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

"古歌旧曲君休听":请别再听那些陈旧的歌谣,

# 古歌旧曲君休听:君王不要听古歌旧曲。古歌旧曲,指以前的歌曲。

"听取新翻杨柳枝":且来听听新谱的《杨柳枝》曲调。

# 听取新翻杨柳枝:听取新改编创作的《杨柳枝》曲。

"陶令门前四五树":陶渊明门前仅有四五株杨柳,

"亚夫营里百千条":周亚夫军营中却有千万条青翠枝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哪里比得上洛阳城二月的春光,

"黄金枝映洛阳桥":金黄的柳枝映照着洛阳桥畔的波涛。

"依依袅袅复青青":柳枝轻柔摇曳又青翠葱茏,

"勾引清风无限情":仿佛在牵引春风舞动无限柔情。

# 清:《乐府诗集》作“清”。

"白雪花繁空扑地":柳絮如雪纷飞满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嫩绿的柳条纤弱得连黄莺也难栖息。

"红板江桥青酒旗":红漆木桥边酒旗迎风招展,

"馆娃宫暖日斜时":馆娃宫中暖阳斜照的黄昏多静谧。

"可怜雨歇东风定":可叹风雨停歇东风渐定,

"万树千条各自垂":万千柳条垂落如孤独的帘幕。

"苏州杨柳任君夸":苏州的杨柳任凭世人夸赞,

"更有钱塘胜馆娃":却比不上钱塘江畔的馆娃宫艳丽。

"若解多情寻小小":若想寻觅多情的踪迹,

# 小小:南齐妓,名苏小小,钱塘人。其墓原在西湖之苏堤。

"绿杨深处是苏家":请到绿杨掩映的深处,那里住着佳人苏小小。

"苏家小女旧知名":苏家小女早有芳名远扬,

"杨柳风前别有情":杨柳风中她别有一番情致。

"剥条盘作银环样":将柳条盘成银环戴在发间,

"卷叶吹为玉笛声":摘下柳叶卷成玉笛吹奏清音。

"叶含浓露如啼眼":柳叶沾满露珠如含泪的双眼,

"枝袅轻风似舞腰":柔枝在风中轻摆似美人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小树怎堪被人攀折摧残,

"乞君留取两三条":恳求你留下两三枝吧。

"人言柳叶似愁眉":人们说柳叶如愁眉紧锁,

"更有愁肠似柳丝":更愁的是柔肠百转似柳丝缠绕。

"柳丝挽断肠牵断":柳丝被折断,肝肠也寸断,

"彼此应无续得期":从此彼此再无续缘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杨柳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组咏物组诗,以杨柳为意象贯穿全篇,融合自然景致、历史典故与人生感怀。全诗通过新旧乐曲对比开篇,提出“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的革新主张,既体现对艺术创新的价值取向,亦暗含对时代风貌的观照。诗中既描绘了“黄金枝映洛阳桥”的东都春景,又追忆“馆娃宫暖日斜时”的吴越旧事,更以“绿丝条弱不胜莺”“叶含浓露如啼眼”等细腻笔触刻画杨柳的柔美与脆弱,形成繁盛与凋零、刚健与婉约的意象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其一​​​​“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此联以唐代流行乐曲“六么”“水调”与古琴曲“白雪”“梅花”并置,通过“家家唱”“处处吹”的铺陈,展现音乐在民间的广泛传唱。表面写乐曲的普及,实则暗含对艺术形式更迭的思考,为后文“新翻杨柳枝”的革新主张埋下伏笔。“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以“古歌旧曲”与“新翻杨柳枝”形成鲜明对比,提出艺术创新的价值取向。“休听”“听取”的强烈转折,既体现白居易对诗歌创作需贴近现实的主张,亦隐喻其对社会变革的期待。语言直白却具号召力,奠定全诗革新基调。其二​​“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化用陶渊明(陶令)归隐田园与周亚夫细柳营的典故,形成隐逸与刚健的意象对照。“四五树”与“百千条”的数量差异,暗含对人才境遇的隐喻:陶渊明式的淡泊与周亚夫式的功业,皆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历史纵深感中透出对现实的讽喻。​​“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以“黄金枝”喻春日柳色,与“洛阳桥”的繁华景象相映,展现中唐洛阳的盛世余晖。通过“何似”的设问,将历史典故拉回现实,既赞自然之美,亦暗含对洛阳政治地位的肯定。色彩明丽,画面感强烈。其三​​“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依依袅袅”叠词摹写柳枝柔态,“勾引”拟人化赋予春风与柳枝互动的情致。此联突破传统咏物诗的静态描写,以动态视角展现柳与风的共生关系,体现白居易“风致翩翩”的语言风格。​​“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雪花繁”写柳絮纷扬之景,“绿丝条弱”状新柳纤柔之态,形成繁密与轻盈的视觉对比。“空扑地”“不胜莺”的拟人化表达,暗含对春光易逝、生命脆弱的感怀。色彩与质感的双重渲染,深化物象意蕴。其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红板”“青酒旗”以明艳色彩勾勒市井风情,“馆娃宫”(吴王夫差别苑)与“日斜时”的时空组合,注入历史沧桑感。今昔对比中,既赞江南春色,亦隐含对盛衰无常的喟叹。“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雨后柳枝低垂的静谧画面,与上联的热闹市井形成反差。“各自垂”的孤独意象,暗喻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以景结情,余韵悠长。其五​​​​“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以“苏州”“钱塘”(杭州)的地理对比,突出钱塘江畔柳色的超凡之美。“任君夸”的让步句式,强化后句的赞叹语气,展现白居易对江南风物的熟稔与热爱。​​“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引入歌妓“小小”的传说,将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结合。“绿杨深处”的幽邃意境,暗示才情被遮蔽的遗憾,呼应前文对人才埋没的感慨。其六​​“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以“苏家小女”为焦点,将柳枝与人情相联结。“别有情”的含蓄表达,既赞女子才艺,亦暗讽社会对底层艺人的忽视。物我交融,深化咏物抒怀主题。​​“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描写柳条的实用价值(编织)与艺术价值(吹笛),展现劳动智慧与生活情趣。叠字“剥”“卷”的动态刻画,赋予平凡场景以诗意。其七​​“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浓露如啼眼”以泪喻露,赋予柳叶哀婉色彩;“轻风似舞腰”拟人化描摹柳枝摇曳之姿。哀喜交织的意象,折射诗人对人生悲欢的复杂体悟。​​“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借柳树易折的特性,呼吁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乞君”的恳切语气,暗含对世道人心的讽喻,亦隐现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怀。其八​​“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以“愁眉”“愁肠”双关柳叶与愁绪,将自然物象与心理情感直接关联。叠用比喻,强化哀愁的绵延不绝,体现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现实关怀。​​“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以“挽断”“牵断”的暴力意象,喻指情丝与生命的双重断裂。“无续得期”的绝望收束,将咏物升华为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余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刘禹锡云:“金谷园中莺乱啼,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东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张祜云:“凝碧池边敛翠眉,景阳楼下绾青丝。那胜妃子朝元阁,玉手和烟弄一枝。”薛能云:“和风烟树九重城,夹路春阴十万营。惟向边头不堪望,一株憔悴少人行。”三诗皆仿白。

唐白乐天《杨柳枝》

#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别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间,也多传唱,虽有才语,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能之大言如此;但稍推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今读其诗正堪一笑。……白之词云:“红板江桥清酒旗……”其风流气概,岂能所仿佛哉!

宋洪迈《容斋随笔》

# 咏杨柳未有不咏其舞风者,此独以风定着笔,另一种风致。只写景,不入情,情自无限。

清黄生《唐诗摘钞》

# 无意求工,自成绝调(“可怜雨歇”二句下)。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于闲冷处传祌,情味悠然。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诗人作《柳枝词》多有寓意,非纯粹咏物也。此二首(按指前首与本诗),前首讥之,后首怜之也。前首首二句写其得意之态,后二句则讥其无可贵处。后首以红板桥比卑微者,馆娃宫比尊贵者。末二句见盛时一过,则同样无聊,故皆可怜也。于此知白居易盖有庄子“齐物”之思想。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楚楚动人怜(“小树不禁”二句下)。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白公《杨柳枝词》“叶含浓露如啼眼……”,不超过咏柳之中,寓取风情,此当为《杨柳枝词》本色。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官舍闲题》

下一篇:唐·白居易《松下琴赠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