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寂风初定":松树静寂,微风渐渐平息,夜晚已深沉,
"琴清夜欲阑":琴声清澈,夜色将尽。
"偶因群动息":偶尔因为万物都安静下来,
"试拨一声看":我试着拨动琴弦,听一听它的声音。
"寡鹤当徽怨":琴声如同孤独的鹤在琴徽上哀怨,
"秋泉应指寒":又像是秋天的泉水从指间流淌,带着寒意。
"惭君此倾听":惭愧你如此专注地倾听,
"本不为君弹":但我弹琴的本意并不是为了你。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象征:如“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用孤鹤的哀怨和秋泉的寒意来象征琴声中的哀怨和清冷。既体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在寂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动静结合:以“松寂风初定”的静景开篇,再通过“试拨一声看”引出动景,动静结合,诗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偶然拨动琴弦,试听琴声。使画面更加生动。直抒胸臆:尾联“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和歉意,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弹琴并非为了取悦他人,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追求。这种淡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独立的人格。
2. 分段赏析
首联“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以“松寂”与“风初定”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外界环境的平静。而“琴清夜欲阑”则点出时间已近深夜,琴声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悠扬。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与音乐的结合,为全诗定下了清幽的基调。颔联“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诗人运用动静结合,说是因为万籁俱寂,他才偶然间试着拨动琴弦,发出一声清脆的音响。这里的“偶因”与“试拨”透露出一种随性与自然,仿佛琴声是自然而然地从心中流淌而出,而非刻意为之。颈联“寡鹤当徽怨,秋泉应指寒”,这两句通过比喻,将琴声与孤鹤的哀怨、秋泉的寒意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琴声的意境。孤鹤的哀怨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忧伤,而秋泉的寒意则暗示着琴声中的清冷与凄美。这种象征与比喻的手法,使得琴声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尾联“惭君此倾听,本不为君弹”,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他说虽然你如此专注地倾听我的琴声,但其实我弹琴并非为了你。这里的“惭”字并非真正的惭愧,而是一种自嘲与谦逊,暗示着诗人弹琴更多是为了自我抒发与心灵寄托,而非为了取悦他人。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与超脱的境界。
上一篇:唐·白居易《杂曲歌辞·杨柳枝》
下一篇:唐·白居易《高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