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来时春未暮":记得你来的时候还没到春末,
"执手攀花":你我执手攀花,
# 攀:攀折。
"袖染花梢露":花枝上的露水沾湿了衣袖。
# 袖:衣袖。
"暗卜春心共花语":暗香初恋时光,盼望海棠能给以启示,
# 春心:男女之间相思爱慕的情怀。
"争寻双朵争先去":争先去寻并蒂双花以证爱情能美满久长。
"多情因甚相辜负":你为何要辜负我的一片情意,
# 因甚:为什么,为何。
"轻拆轻离":轻易毁约,
"欲向谁分诉":令人一腔幽恨,欲诉无门。
# 分诉:诉说。
"泪湿海棠花枝处":再次来到曾经的花树下,只能暗暗垂泪。
"东君空把奴分付":春之神啊!你为何把我交付给这样无情之人。
# 分付:交给。,奴:自己的谦称。,东君:青帝,即春之神。
北宋词人
魏夫人(1041?~1099?),宋代词人。名玩,字玉汝,襄阳(今属湖北)人。宰相曾布之妻,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魏夫人擅长作词,风格婉约,与李清照齐名。朱熹称“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她的词大多描写离情别绪,这大约与曾布多次被贬谪在外有关,感同身受,故表现得颇为真切深沉。其词也有“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这类轻快活泼的篇章,笔墨生动传神。代表作品有《江城子·春恨》《菩萨蛮·红楼斜倚》。著有《魏夫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恋情词,也是一首闺怨词。词中以追忆的方式,托为多情女子之口,叙写了一段爱情悲剧,倾诉了女主人公对不幸爱情的怨恨、懊悔与悲伤,谴责了负心男子,表现出作者对时代不幸女子的深切同情。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上片“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通过“执手攀花”这一典型动作细节,描绘出少女与恋人歌笑逗闹、情投意合的生活场景,将人与花结合,使沾带晨露的娇艳海棠与深情脉脉的纯洁女郎交相辉映。心理描写:“暗卜春心共花语”一句,细腻表现出少女初恋时微妙的心理,暗自想象怀春初恋前景,怀着对纯真爱情和幸福的赤诚祈望与热烈追求。
3. 分段赏析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上片首句“记得来时春未暮”,以“记得”二字引入回忆,“春未暮”清晰点明时间,为全词奠定回忆基调。“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通过“执手攀花”这一细节描写,生动描绘出少女与恋人亲密互动、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将人物与沾带晨露的娇艳海棠相融合,相互映衬;“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细腻刻画少女初恋时的微妙心理,运用心理描写展现其对纯真爱情和幸福的热烈追求,“暗卜春心”表现少女内心的期待,“争寻双朵”则写出她与情人心心相印,渴望爱情美满长久。下片“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女主人公直接吐露内心的怨愤,责问情人负心毁约,将复杂情感直白宣泄;“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借景抒情,女主人公在象征爱情悲剧的海棠花下暗自落泪,埋怨春之神,进一步抒发感情错付的悲伤与无奈,与上片的甜蜜回忆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爱情不幸带来的痛苦,深刻表达出女主人公对负心人的怨恨及自身的哀怨之情。
4. 作品点评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采用今昔对比的结构,上片热烈的恋情与下片悲苦绝望的情绪形成强烈反差,生动展现出女主人公爱情追求与命运不幸交织的复杂心路历程,有力凸显佳人薄命的主题。全词以细腻笔触将少女从幸福憧憬到哀怨悲叹的情感变化娓娓道来,凄艳婉秀的语言风格,使抒情真挚动人,生动展现了北宋时期女性在爱情中的情感世界与命运遭际。
上一篇:宋·魏夫人《江城子·春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