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郎容易见郎难":与你分别容易,再想见你却艰难。
"几何般":这日子过得是何等漫长难挨。
# 几何般:意为“何等、多么”,形容离别后的痛苦程度。
"懒临鸾":我慵懒地对着鸾镜梳妆,
# 临鸾:指照镜子。鸾,即鸾镜,古代传说中鸾鸟见镜会起舞,后以“鸾镜”代指梳妆镜。
"憔悴容仪":容颜因思念愈发憔悴,
"陡觉缕衣宽":猛然发觉衣衫都变宽松了。
# 缕衣宽:衣衫变得宽松,暗示因愁苦而消瘦,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异曲同工。
"门外红梅将谢也":门外红梅快要凋谢,
"谁信道、":谁会相信、
"不曾看":我竟因心系于你连看都没看一眼。
"晓妆楼上望长安":清晨在妆楼上遥望长安,
# 长安:代指京城,此处暗指丈夫所在之地,因其夫曾布在京城任职。
"怯轻寒":怯于微微的春寒。
"莫凭阑":不敢轻易倚着栏杆,
"嫌怕东风":生怕东风,
# 东风:春风,象征愁绪的载体,与李清照“帘卷西风”中“西风”的萧瑟感不同,此处更显无奈与幽怨。
"吹恨上眉端":把满心的愁恨,吹上眉间。
"为报归期须及早":你若收到我的消息,一定要早早定下归期,
"休误妾、":别耽误我、
"一春闲":这一整个春天的空盼。
# 一春闲:整个春天的时光。
北宋词人
魏夫人(1041?~1099?),宋代词人。名玩,字玉汝,襄阳(今属湖北)人。宰相曾布之妻,因夫贵初封瀛国夫人,后封鲁国夫人,人称魏夫人。魏夫人擅长作词,风格婉约,与李清照齐名。朱熹称“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她的词大多描写离情别绪,这大约与曾布多次被贬谪在外有关,感同身受,故表现得颇为真切深沉。其词也有“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这类轻快活泼的篇章,笔墨生动传神。代表作品有《江城子·春恨》《菩萨蛮·红楼斜倚》。著有《魏夫人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题材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位思妇与丈夫分离后的愁苦情状,因别易见难而懒于梳妆,容颜憔悴、身形消瘦,门外红梅将谢也无心观赏;清晨梳妆后登楼遥望丈夫所在之地,却因怯寒、怕东风吹起愁恨而不敢凭栏,最后盼夫早归,莫误自己一春时光,细腻表达出深闺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与盼归的急切,尽显闺中离恨之苦。
2. 分段赏析
上片“别郎容易见郎难”,开篇直述离别易、相见难的无奈,奠定全词“春恨”基调,将思妇内心的孤寂与思念浓缩于简单七字。“几何般”追问时光漫长程度,强化别后难捱的煎熬。“懒临鸾”,以“懒”写梳妆意兴阑珊,鸾镜本为照容颜,却因无人共赏而不愿面对,细节凸显孤独。“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刻画容颜憔悴、身形消瘦,“陡觉”突出变化之快,借衣宽衬心瘦,将思念具象化。“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红梅将谢本是春日盛景,思妇却“不曾看”,因心系远方之人,连美好景致都无心顾及,以乐景衬哀情,加深思念之苦的表达。下片“晓妆楼上望长安”,“晓妆”点明时间,“望长安”既含盼夫归的期待(长安可代指夫婿所在),又有思念的遥远与渺茫。“怯轻寒”,春日微寒本轻,却因思妇内心孤寂而“怯”,寒意在心理层面被放大。“莫凭阑”,承接“怯轻寒”,更深层是怕凭栏远望,见不到归人而徒增伤感。“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奇妙想象东风会“吹恨”,将无形的思念之恨,借东风具象化到眉间,生动写满忧愁。“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末句以叮嘱口吻,盼归期早至,别让自己空度一春,将思念推向急切盼归的高潮,把思妇的深情与期待,在质朴话语中全然展现,让闺怨之情更显真挚浓烈。
上一篇:宋·魏夫人《系裙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