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山心不足":我平生酷爱山色,总觉看不够,
"寸碧已复明双眸":哪怕眼前只有一抹青翠,也能让双眸清亮明透。
"暮年得此幽栖地":暮年有幸寻得这处幽静居所,
"枕上烟岚万叠秋":卧于枕上,便见万重秋山如烟岚浮动。
南宋政治家、词人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谥忠简,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崇宁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南渡后,历右司谏、御史中丞等。绍兴初年两度拜相,力荐岳飞出师收复襄阳。他反对与金议和,因此遭秦桧陷害,被贬潮州、吉阳军,最终绝食而死。赵鼎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其诗、文、词皆工。他的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前期词作多侧重抒发个人的哀婉悲伤,颇具花间遗风,而后期词作雄健豪迈且慷慨悲凉。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描写了诗人在暮年获得三衢碧轩幽栖之所后,闲卧时眼前所见到的“寸碧”山光和“万叠秋”中的迷蒙烟岚,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由衷热爱与向往,更流露出晚年得以栖隐于理想山水之间的怡然自得与夙愿得偿的欣慰喜悦。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平生爱山心不足,寸碧已复明双眸”,诗人开篇便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一生对山的热爱从未满足,“心不足”三个字强烈地表达出对山的喜爱程度。“寸碧已复明双眸”,眼前的一片青山就让他双眼明亮,生动地表现出青山对诗人的吸引力,以及诗人见到青山时的喜悦,为后文表达对幽栖之地的喜爱做铺垫。后两句:“暮年得此幽栖地,枕上烟岚万叠秋”,叙述暮年能拥有这样清幽的栖息之所,在枕上就能望见层层秋意的山峦。此句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清幽的居住环境和美丽的山景,表达出暮年的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内心的满足与惬意,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