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遥促":双峰远远地相对耸峙,
"回波奔注":潮水迂回奔涌,浪花飞溅,
"茫茫溅雨飞沙":茫茫一片,雨水夹杂着泥沙飞溅。
"霜凛剑戈":寒霜凛冽如剑戈交击,
"风生阵马":风中战马嘶鸣,
"如闻万鼓齐挝":仿佛万面战鼓齐声擂响。
"儿戏笑夫差":孩童嬉笑戏谑吴王夫差。
"漫水犀强弩":潮水漫过犀牛皮制成的强弩,
# 漫:一作“谩”。
"一战鱼虾":一场激战连鱼虾都被卷入。
"依旧群龙":潮水如群龙依旧翻腾,
"怒卷银汉下天涯":愤怒地翻卷着,仿佛要把银河卷下天涯。
"雷驱电炽雄夸":雷电驱驰炽烈,气势雄壮令人惊叹。
"似云垂鹏背":潮水如垂挂鹏鸟背脊的云层,
"雪喷鲸牙":又似雪浪喷涌如鲸鱼利齿。
"须臾变灭":转瞬潮水消逝,
"天容水色":天空与水色交融,
"琼田万顷无瑕":如美玉般的江面万里无瑕。
"俗眼但惊嗟":世俗之人的眼睛只会惊讶感叹。
"试望中仿佛":尝试远望中若隐若现,
"三岛烟霞":仿佛三座仙岛笼罩烟霞。
"旧隐依然":旧日隐居之地依然如故,
"几时归去泛灵槎":什么时候能够回去乘坐着仙筏。
南宋政治家、词人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谥忠简,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崇宁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南渡后,历右司谏、御史中丞等。绍兴初年两度拜相,力荐岳飞出师收复襄阳。他反对与金议和,因此遭秦桧陷害,被贬潮州、吉阳军,最终绝食而死。赵鼎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其诗、文、词皆工。他的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前期词作多侧重抒发个人的哀婉悲伤,颇具花间遗风,而后期词作雄健豪迈且慷慨悲凉。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双峰遥促,回波奔注,茫茫溅雨飞沙”,描绘出钱塘潮来时,双峰对峙,潮水迂回奔涌,水花四溅、雨沙纷飞的宏大场面,通过远景描写,展现出潮水的雄浑壮阔与磅礴气势。“霜凛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运用比喻与想象,将潮水比作霜刃般凛冽的剑戈、乘风疾驰的战马,又仿佛听见千万战鼓同时擂响,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生动形象地渲染出潮水如千军万马般的威猛与激烈,进一步强化了潮水的震撼力。“儿戏笑夫差。漫水犀强弩,一战鱼虾”,借古讽今,嘲笑夫差将战争视为儿戏,空有强弩却未能改变败局,暗示人力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的渺小,同时也为潮水的强大作侧面烘托。“依旧群龙,怒卷银汉下天涯”,以群龙怒卷银河自天际而下作比,再次展现潮水不可阻挡的雄浑气势,突出其壮阔奇伟。下阕“雷驱电炽雄夸。似云垂鹏背,雪喷鲸牙”,用雷电交加、云垂鹏背、雪喷鲸牙等极具想象力的比喻,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出钱塘潮的雄奇壮观与变幻莫测,将潮水的磅礴气势推向极致。“须臾变灭,天容水色,琼田万顷无瑕”,笔锋一转,写潮水退去,瞬间天地恢复平静,水色清明,万顷水面如美玉般澄澈,与潮水来时的汹涌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瞬息万变。“俗眼但惊嗟”,指出世俗之人面对潮水的变化仅仅是惊叹,暗含作者对世人只关注表面现象的惋惜。“试望中彷佛,三岛烟霞。旧隐依然,几时归去泛灵槎”,作者在观潮之际,恍惚望见仙岛烟霞,进而联想到旧日隐居之地,表达出对归隐生活的向。
上一篇:宋·赵鼎《怨春风·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