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yuè
yuán
·
·
zhōng
qiū

朝代:宋作者:赵鼎浏览量:1
lián
huán
bǎo
shēn
shēn
yuàn
jié
jìn
shēng
chóu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jiā
shèng
shǎng
jīn
zhōng
qiū
yán
tài
cháng
é
jiàn
liǎo
yīng
xiàn
fēng
liú
fāng
zūn
měi
jiǔ
nián
nián
suì
suì
yuè
mǎn
gāo
lóu

译文

用连环宝瑟寄托深深的愿望,却凝结了一生的愁绪。人间和天上,美好的相聚时刻和绝佳的观赏时光,就在今晚的中秋。优雅的歌声和美好的姿态,嫦娥见了,也应该羡慕这风流韵致。手持芳美的酒杯,品尝着美酒,年复一年,月圆之时都高高地坐在高楼上。

逐句剖析

"连环宝瑟深深愿":用连环宝瑟寄托深深的愿望,

# 瑟:乐器,今瑟二十五弦,弦各有柱,可上下移动,以定音之高低、清浊。,连环:形容宝瑟乐曲声声相扣有如连环。

"结尽一生愁":却凝结了一生的愁绪。

"人间天上":人间和天上,

"佳期胜赏":美好的相聚时刻和绝佳的观赏时光,

# 胜:美好。

"今夜中秋":就在今晚的中秋。

"雅歌妍态":优雅的歌声和美好的姿态,

"嫦娥见了":嫦娥见了,

"应羡风流":也应该羡慕这风流韵致。

"芳尊美酒":手持芳美的酒杯,品尝着美酒,

# 芳尊:美好的酒杯。尊,同“樽”。

"年年岁岁":年复一年,

"月满高楼":月圆之时都高高地坐在高楼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人月圆·中秋》是宋代赵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围绕中秋这一特定节日展开,上阕中词人借连环宝瑟寄托愁绪,点明在中秋这个佳期胜赏的时刻,内心却蕴含着无尽的忧愁。下阕描绘了中秋夜优雅的歌舞姿态,想象嫦娥也会羡慕人间的风流,最后以年年岁岁在月满高楼时饮酒作结,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享受,也可能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政治家、词人

赵鼎(1085~1147),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谥忠简,解州闻喜(今山西)人。崇宁进士,累官河南洛阳令。南渡后,历右司谏、御史中丞等。绍兴初年两度拜相,力荐岳飞出师收复襄阳。他反对与金议和,因此遭秦桧陷害,被贬潮州、吉阳军,最终绝食而死。赵鼎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其诗、文、词皆工。他的文章多为奏疏,气势畅达,浑然天成。其前期词作多侧重抒发个人的哀婉悲伤,颇具花间遗风,而后期词作雄健豪迈且慷慨悲凉。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连环宝瑟深深愿,结尽一生愁”:开篇运用连环宝瑟这一意象,暗示着词人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深深愿”表明愿望之强烈,“结尽一生愁”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忧愁,为全词定下了情感基调,让读者感受到词人在中秋佳节时内心的沉重。“人间天上,佳期胜赏,今夜中秋”:此句点明时间是中秋,强调这是人间和天上都难得的佳期胜赏。通过对节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庄重的氛围,与上阕的忧愁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好奇,为何在如此美好的节日里词人却心怀忧愁。“雅歌妍态,嫦娥见了,应羡风流”:描绘了中秋夜的歌舞之美,优雅的歌声和美好的姿态让人陶醉。词人进一步发挥想象,认为嫦娥见了这人间的风流韵致也会羡慕。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中秋夜的热闹和美好,也表达了词人对当下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芳尊美酒,年年岁岁,月满高楼”:结尾处以芳尊美酒和月满高楼的画面收束全词。“年年岁岁”强调了时间的循环和延续,“月满高楼”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词人在这里既表达了对每年中秋都能在高楼上赏月的期待,也可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让读者在感受到美好瞬间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鼎《水调歌头·甲辰九月十五日夜饮独乐见山台坐中作》

下一篇:宋·赵鼎《好事近·雪中携酒过元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