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ān

朝代:宋作者:张舜民浏览量:1
nián
chūn
cán
mǎn
yuàn
shēng
shǎng
dān
jīn
suì
líng
qiān
wàn
duǒ
què
chuí
shuāi
lèi
lán
gān

译文

去年在岔路途中恰逢暮春时节,庭院里满是笙箫歌声,众人欢笑着欣赏牡丹。今年在杜陵又见千万朵牡丹盛开,我却忍不住垂下衰老的眼泪,洒落在栏杆上。

逐句剖析

"去年岐路遇春残":去年在岔路途中恰逢暮春时节,

"满院笙歌赏牡丹":庭院里满是笙箫歌声,众人欢笑着欣赏牡丹。

"今岁杜陵千万朵":今年在杜陵又见千万朵牡丹盛开,

"却垂衰泪洒阑干":我却忍不住垂下衰老的眼泪,洒落在栏杆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牡丹》是北宋诗人张舜民的七言绝句,是一首以牡丹为情感载体的咏物抒情之作。诗中以今昔赏牡丹的场景为对比:去年春残之际,诗人于岐路逢牡丹盛开,庭院中笙歌宴乐,满是欢愉热闹;而今岁杜陵牡丹依旧千万朵盛放,诗人却只剩“衰泪洒阑干”的感伤。全诗未对牡丹形态多加描摹,而是将牡丹作为连接今昔的情感寄托,通过“笙歌欢愉”与“衰泪感伤”的强烈反差,含蓄寄托了时光流逝的怅惘、人生境遇变迁的叹惋及身世漂泊的愁绪,以“托物言志”的笔法,将无形的感怀融入有形的场景,尽显深沉的岁月沧桑与心境起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画家

张舜民(1044?~?),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治平进士,官襄乐令。因作诗嘲讽边事,被贬为监郴州酒税。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任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崇宁初,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其慷慨喜论事,以刚直敢言称。张舜民的诗多表现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如《打麦》描绘了农民劳作辛苦。其慷慨喜论事,善为文,南宋初晁公武谓“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代表作品有《画墁集》《孤愤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去年岐路遇春残,满院笙歌赏牡丹”:“岐路”既指路途分叉,也暗喻人生选择的迷茫或境遇的转折;“春残”点明时节,牡丹开于春末,暗含“盛极将衰”的隐意;“满院笙歌”则勾勒出昔日赏牡丹时的热闹宴乐场景,笙歌喧嚣中藏着欢愉闲适的心境。此处以回忆中的“乐景”为铺垫,通过“岐路”“春残”等细节埋下淡淡的漂泊感,与后文的感伤形成对比。“今岁杜陵千万朵,却垂衰泪洒阑干”:“杜陵”是古地名,常与漂泊、怀古相关,此处点明今年赏牡丹的地点,暗含身世飘零之感;“千万朵”写出牡丹依旧繁盛,却反衬出诗人心境的落寞,牡丹未变,人已不同。“垂衰泪洒阑干”直接刻画感伤情态,将昔日“笙歌赏牡丹”的欢愉与今日见牡丹而落泪的悲戚形成强烈反差,把时光流逝、境遇变迁的怅惘,尽显深沉的人生感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舜民《徐刚中醴陵少府於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

下一篇:宋·张舜民《关山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