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无形画":诗歌是没有形态的画作,
"画是有形诗":绘画是具有形质的诗篇。
# 有形诗:画的一种别称。
"丹青不知老将至":沉醉于丹青创作,不知衰老即将来临,
"李陵苏武真吾师":李陵与苏武的精神,真可谓我的师范。
"太平本学治礼乐":太平盛世本应研习治国的礼乐之道,
"犹有暇日能临池":却仍有闲暇时光能临池挥毫,醉心墨翰。
"区中孰最奇":这世间什么最称奇绝,
"庞眉皓首苟住著":唯有那白眉皓首的隐逸老者,苟且栖居于世,
"安得一区我安之":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处安身之所,让我静心相伴。
北宋文学家、画家
张舜民(1044?~?),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治平进士,官襄乐令。因作诗嘲讽边事,被贬为监郴州酒税。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任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崇宁初,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其慷慨喜论事,以刚直敢言称。张舜民的诗多表现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如《打麦》描绘了农民劳作辛苦。其慷慨喜论事,善为文,南宋初晁公武谓“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代表作品有《画墁集》《孤愤吟》。
1. 分段赏析
《跋百之诗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互文手法阐明诗画艺术的共通性,强调诗歌通过语言构建意象可如画境般具象,绘画则通过视觉形象传递诗意,二者在艺术表达的本质上互通。“丹青不知老将至”:化用杜甫“丹青不知老将至”典故,暗指沉浸于绘画创作时忘却时光流逝的状态,凸显艺术专注带来的生命投入感。“李陵苏武真吾师”:借汉代名将李陵、苏武的典故,既指向以历史人物气节为精神楷模,亦隐含对诗画创作中刚健深沉风格的追求。“太平本学治礼乐”:转写《论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思想,暗含对治世中礼乐教化功能的认同,为后文“临池”作铺垫。“犹有暇日能临池”:“临池”特指书法练习,呼应前文“治礼乐”,展现太平时期文人兼顾礼乐修养与艺术实践的闲适状态。“区中孰最奇,庞眉皓首苟住著”:以“庞眉皓首”代指隐逸老者,通过反问句式质疑世俗对奇崛事物的追捧,转而推崇质朴自然的生活状态。“安得一区我安之”:以“安得”句式直抒对精神栖居之所的渴求,将前文对艺术与礼乐的讨论收束于对个体生命安顿的终极关怀。
上一篇:宋·张舜民《哀王荆公》
下一篇:宋·张舜民《打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