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梁朝寺":梁朝时遗留的寺庙十分寂静,
"深廊十数间":幽深的走廊有十几间空着。
"碑存知殿古":石碑还在便知道大殿很古老,
"香冷觉僧残":香火清冷让人感觉僧人稀少。
"断岸舟横浦":断裂的堤岸边小船横在渡口,
"平坡树补山":平坦的山坡上树木填补着山的空缺。
"休文如好在":如果沈休文还在世的话,
"依旧带围宽":想必依旧是腰带宽松。
南宋诗人
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孝宗时游士,壮年游历东南之地,暮年归隐临安西湖,落寞以终。高翥工诗,风格近于晚唐,在江湖派中颇有才情。其诗婉转流畅,气象浑厚。七绝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七律爽利而能工致。黄宗羲赞许其为“千年以来”余姚之“诗祖”。代表作品有《杂兴》《秋日》《晓出黄山寺》等。著有《菊涧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寂寞梁朝寺,深廊十数间”,这两句诗中“寂寞”一词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突出了寺庙的冷清。“梁朝寺”点明了寺庙的历史悠久。“深廊十数间”具体描绘了寺庙的规模和现状,十几间空荡荡的走廊更增添了寺庙的寂寥感。颔联:“碑存知殿古,香冷觉僧残”,这两句诗中“碑存”说明石碑还在,从侧面反映出寺庙的历史传承。“知殿古”通过石碑推断出大殿的古老。“香冷”描绘出香火不旺的情景,“觉僧残”让人感觉到僧人稀少,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衰败。颈联:“断岸舟横浦,平坡树补山”,这两句描绘了寺庙周边的景色。“断岸”写出堤岸的断裂,“舟横浦”描绘出小船横在渡口的画面。“平坡”与“断岸”相对,“树补山”则巧妙地表现出树木对山的点缀作用,使画面更加生动。尾联:“休文如好在,依旧带围宽”,这两句诗中“休文”指沈休文,诗人联想到他,以一种假设的语气表达如果他还活着,想必依旧是体态丰腴。这里既包含了对沈休文的怀念,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上一篇:宋·高翥《小楼雨中》
下一篇:宋·高翥《育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