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枕眠僧舍":我头枕客枕,宿在僧人的房中,
"巍然鹤发翁":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
"事如前日异":事情如同前些日子不一样,
"心与少年同":心境和少年时候相同。
"一夜送春雨":一夜之间送来春天的雨,
"五更临晓风":五更天面临清晨的风。
"梦回思往事":梦醒之后思念过去的事情,
"愁在不言中":千般愁绪,却都藏在心底说不出口。
南宋诗人
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孝宗时游士,壮年游历东南之地,暮年归隐临安西湖,落寞以终。高翥工诗,风格近于晚唐,在江湖派中颇有才情。其诗婉转流畅,气象浑厚。七绝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七律爽利而能工致。黄宗羲赞许其为“千年以来”余姚之“诗祖”。代表作品有《杂兴》《秋日》《晓出黄山寺》等。著有《菊涧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客枕眠僧舍,巍然鹤发翁。”这两句点明了人物(客居的自己,一位白发老者)和地点(僧舍)。一个“客”字体现出诗人的漂泊之感,“眠僧舍”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客居他乡的境遇。“巍然鹤发翁”描绘出诗人老者的形象,“鹤发”既写出头发花白,又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与僧舍的环境相映衬。颔联:“事如前日异,心与少年同。”此联是诗人内心的感慨。事情已经和往昔不同,但是心境却还如同少年时一样。这里形成了一种对比,岁月的变迁与内心的不变,为后面的忧愁情绪埋下伏笔。颈联:“一夜送春雨,五更临晓风。”这两句描写夜间的景象。春雨在一夜之间被送来,五更天又面临晓风。“送”和“临”两个字将春雨和晓风拟人化,仿佛它们是有生命的使者。这种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尾联:“梦回思往事,愁在不言中。”诗人在梦中回忆起往事,而忧愁却难以用言语表达。这两句将诗人的愁绪推向高潮,“梦回”点明这种愁思是在睡梦中被唤起的,“愁在不言中”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出忧愁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宋·高翥《西湖春雪》
下一篇:宋·高翥《松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