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ǎng
访
zhào
zhī

朝代:宋作者:徐照浏览量:1
xún
jūn
wàng
yuǎn
chéng
hái
yòu
chū
chéng
lái
míng
tiān
shuāng
xià
méi
yuán
hén
shuǐ
gòu
kāi
xīn
bèi
shí
bēi
cáng
qiè
dòng
yán
shān
yàn
xiāng
pēi
zhú
lín
hǎo
zhuó
jūn
míng
xìng
zhǐ
kǒng
jūn
wèi
shì
cuī

译文

一心想要寻你,竟忘了路途遥远,进了城又转身出城去寻访。寒霜之下,紫色的菊花格外明艳,鱼儿游过,水面泛起圆痕,打破了水垢的平静。新抄录的古碑文字藏在白色书箱里,冻住的山砚旁,滴着带香的酒液。清雅的竹林里本该刻下你的名字,只怕你终将被功名利禄催促,难守初心。

逐句剖析

"意欲寻君忘路远":一心想要寻你,竟忘了路途遥远,

"入城还又出城来":进了城又转身出城去寻访。

"菊明紫色天霜下":寒霜之下,紫色的菊花格外明艳,

"鱼没圆痕水垢开":鱼儿游过,水面泛起圆痕,打破了水垢的平静。

"新背石碑藏素箧":新抄录的古碑文字藏在白色书箱里,

# 箧:箱子一类的东西。

"冻研山砚滴香醅":冻住的山砚旁,滴着带香的酒液。

# 醅:没过滤的酒。

"竹林好著君名姓":清雅的竹林里本该刻下你的名字,

"只恐君为禄仕催":只怕你终将被功名利禄催促,难守初心。

# 禄仕:为俸禄而奔走于仕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访赵紫芝》是宋代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言律诗首联记述了事情,颔联颈联描绘景致,尾联抒发感怀,结构严谨,十分妥帖;全诗将事、景、情、理融合在一起,写得鲜活灵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爱好喝茶、游山水,一生未仕,布衣终身。徐照诗学晚唐,与徐玑、翁卷、赵师秀并称“永嘉四灵”。其诗宗姚合、贾岛,讲究炼字,形成清瘦新巧的诗风,但题材较为狭窄,刻意苦吟。他是“永嘉四灵”中最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题翁卷山居》《促促词》等较有名。著有《芳兰轩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访友诗。通过描写寻访赵紫芝的经历,不顾路远入城又出城,见天霜中紫色菊花、鱼游破水面水垢;友人藏古碑、用冻砚研墨饮酒。表达对友人闲雅生活的欣赏,及担心其被仕途牵绊的忧虑,流露珍视这份隐逸之趣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意欲寻君忘路远,入城还又出城来”,首联叙事,写寻访友人的急切与周折。“忘路远”直接道出对友人的挂念之深,竟不觉得路途漫长;“入城还又出城来”则以行动的往返,细致展现出寻访过程的奔波,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友情。“菊明紫色天霜下,鱼没圆痕水垢开”,颔联写景,描绘途中所见。寒霜之下,紫色的菊花愈发鲜明;鱼儿游过,水面的圆痕打破了水垢的平静。两句以“菊”“鱼”等意象,勾勒出清新自然的秋日景致,既点明时节,也为寻访增添了几分雅致氛围。“新背古碑藏素箧,冻研山砚滴香醅”,颈联转向友人的生活场景。新抄录的古碑文字藏在白色书箱中,冻住的山砚旁滴着带香的酒液。这些细节刻画,展现出友人清雅闲适的生活状态,流露出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欣赏与认同。“竹林好著君名姓,只恐君为禄仕催”,尾联抒情,表达复杂心绪。“竹林”暗用魏晋竹林七贤的典故,说友人的名字值得留在清雅之地;“只恐”则转出担忧,怕友人被仕途征召而改变现状。前后对比,既赞其隐逸,又忧其入仕,情感真挚而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徐照《上封寺》

下一篇:宋·徐照《渔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