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斥云一纪":被贬斥已有十二年,
"常亦守官箴":平常也坚守为官的准则。
"置身江海畔":置身于江海之畔,
"放言麋鹿岑":在麋鹿栖息的山陵间畅所欲言。
"大吏不呵谴":大官没有斥责,
"小吏自堪任":小吏的职责自己也能胜任。
"虾菜日异馔":日常饮食常有虾和蔬菜等新奇菜肴,
"著书敌南金":著述的书籍可与南方的珍宝相比。
"岂无二三子":怎会没有两三个知己,
"善叩响不沉":善于叩问而声音不会低沉。
"更逢四高士":又遇到四位才德高尚的人,
# 四高士:自注:杲、恂、立、然。
"语妙何愔愔":言辞精妙而沉静和悦。
"俯揽尘土影":俯身看世间尘土般的幻影,
"仰摅冰玉心":仰头抒发冰清玉洁的心怀。
"苦辛虽在昔":过去的辛苦虽然存在,
"灾获实于今":如今却实在是免遭灾祸。
"归榜不忍速":返回的船不忍心行得太快,
"故庐尚可寻":旧居还能寻访到。
"金闺朝轇轕":朝廷中政务纷乱,
"荃壁梦萧森":梦中故园的香草墙壁显得萧瑟阴森。
# 壁:四库本作兰。
"领阔贻尔诮":因疏懒被你们嘲笑,
"新贵使我喑":新贵让我沉默不语。
"饥寒一丈室":在狭小的居室中忍受饥寒,
# 饥寒一丈室:自注:去年京师大雪。
"奔走九秋砧":为生活奔波如深秋的砧声不停。
# 奔走九秋砧:自注:今秋数往来郑、蔡,遂为西行。
"长坂马难健":长长的山坡上,马难以强健,
"败絮虱易侵":破旧的棉絮中,虱子容易滋生。
"池西别故旧":在池西与故友告别,
"税驾雕山阴":在雕山之阴停下车驾。
"白翟无曩迹":白色的野鸡不见往日踪迹,
"赫连有脱镡":赫连氏的剑已脱离剑鞘。
"幸哉廊庙术":庆幸的是治国之术,
"勇不夸纵擒":虽有勇却不夸耀擒纵之能。
# 纵:四库本作众。
"誓表前日来":前些日子呈上誓表,
"父子恩更深":父子间的恩情更加深厚。
"战士老腐粟":战士因陈腐的粮食而衰老,
"癯儒适懦襟":瘦弱的儒生只能顺应怯懦的胸襟。
"羊肥卧沙种":肥美的羊是沙地上饲养的品种,
"酒美西凉斟":香醇的酒是西凉之地的佳酿。
"农武自先烈":农耕与武备是先祖的功业,
"五律勤窥临":我常常钻研五言诗的格律。
# 窥临:自注:予专察视保甲,今年初教五阵。,勤:原作勒,据四库本改。
"礼乐被远俗":礼乐影响到偏远的风俗,
"三叹斥哇淫":多次感叹斥责淫靡的乐声。
# 三叹斥哇淫:自注:予按外邑新乐。
"勉旃不再辱":努力不再受辱,
"聊尔容华簪":姑且容留华美的簪缨。
"敛迹有余愧":收敛行迹心中仍有愧疚,
"难闻弦诵音":难以再听到弦歌诵读之声。
# 难闻弦诵音:自注:予以名在邪籍,不得干与学事。
"尚喜屋山阿":还可喜的是屋旁的山坳,
"双泉如鸣琴":两股泉水如同鸣响的琴弦。
"远明桑苎翁":遥想当年的桑苎翁(陆羽),
"品茶疑未谌":他品茶的见解我仍有怀疑。
"洞中有仙者":山洞中有仙人,
"得度人骎骎":度化世人的脚步匆匆。
"长生非敢望":长生不老不敢奢望,
"却粒实所钦":辟谷绝食实在令人钦佩。
"肠空不贮愁":腹中空空不存忧愁,
"虑绝发奇祲":思虑断绝便会出现奇特的云气。
"何劳东皋计":何必劳烦筹划归隐田园的计策,
"即日返幽林":今日就返回幽静的山林。
"难忘平昔兴":难忘往日的兴致,
"一为梁甫吟":姑且为《梁甫吟》一曲。
北宋文学家
晁说之(1059~1129),北宋文学家。字以道,一字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进士,任兖州司法参军。元符三年知定州无极县。因上书获罪,罢监陕州集津仓。后以议论不合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晁说之博极群书,精于《易》学,又工诗能文,善画山水。其《明皇打毬图》《思四明所居》或意存讽谕,或抒泄旅恨,句律谐婉,诗风清俊。其著述丰富,可惜在靖康之难时大多散失,今存文集《景迁生文集》20卷及笔记《晁氏客语》1卷。
1. 分段赏析
“罪斥云一纪,常亦守官箴”是诗人对自身经历的概述。“罪斥云一纪”表明诗人曾因罪被贬,时光已过十二年,一个“罪”字,似有无奈与感慨。“常亦守官箴”则体现出诗人即便历经贬谪,仍始终坚守为官的准则,凸显其品德操守。“置身江海畔,放言麋鹿岑”写诗人被贬后身处江湖之畔,能在麋鹿栖息的山林中自由放言。“置身江海畔”描绘出远离朝廷的处境,“放言麋鹿岑”则表现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自由自在的状态,展现出诗人在贬谪生活中的一种豁达。“大吏不呵谴,小吏自堪任。虾菜日异馔,著书敌南金”前两句写诗人认为自己作为小吏,能胜任本职工作,且不会受到上级大官的呵斥谴责,体现出一种安稳之感。后两句则说每日有不同的虾菜美食,著书立说的价值可与南金(南方出产的铜,后泛指贵重之物)相比,写出了生活的惬意和对自己著书成果的自信。“岂无二三子,善叩响不沉。更逢四高士,语妙何愔愔”并非没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善于提问,回应他们的声响不会沉没,还遇到了四位高士,其话语精妙,氛围和谐。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贬谪之地有友人相伴,能与高士交流,精神上有所慰藉。“俯揽尘土影,仰摅冰玉心”诗人俯看尘世中的自己,感慨自身经历,仰而抒发自己如冰玉般纯净的心志。“俯揽”与“仰摅”形成动作上的对比,“尘土影”与“冰玉心”则形成心境上的对比,突出诗人虽身处尘世,却内心高洁。“苦辛虽在昔,灾获实于今。归榜不忍速,故庐尚可寻”前两句是说过去虽历经苦辛,但如今才真正收获灾祸,有一种对命运的无奈感叹。后两句则写乘船归乡时不忍速度太快,因为故乡的旧居还可寻得,体现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金闺朝轇轕,荃壁梦萧森”描绘了朝廷中早晨的喧嚣繁杂,梦中的荃壁(香草装饰的墙壁,代指高洁之所)却萧瑟阴森。“金闺”代指朝廷,“轇轕”写出朝廷事务的复杂,“梦萧森”则暗示了朝廷看似高洁之地,实则让诗人感到阴森,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领阔贻尔诮,新贵使我喑”意为因职位空缺而遭到嘲笑,新贵得势让自己不敢多言。“领阔”“新贵”写出了官场的变化和新贵的得意,“贻尔诮”“使我喑”则体现出诗人在官场中的无奈和压抑。“饥寒一丈室,奔走九秋砧”描绘了诗人身处狭小的居室,忍受着饥寒,在秋风中奔波。“饥寒一丈室”突出生活的困苦,“奔走九秋砧”则通过秋天的砧声(常象征凄凉),进一步渲染出奔波的艰辛。“长坂马难健,败絮虱易侵”以长坡上的马难以健壮,破棉絮容易招来虱子,比喻自己处境艰难,生活窘迫,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不易。“池西别故旧,税驾雕山阴”写在池西与故旧告别,然后在雕山之北停下车马。“池西别故旧”充满离别之情,“税驾雕山阴”则交代了行程,有一种漂泊后的暂歇之感。“白翟无曩迹,赫连有脱镡”提到白翟(古代少数民族)已无昔日踪迹,赫连曾在此地建立政权也留下了兵器(脱镡,指剑首脱落,代指兵器)。这两句借历史遗迹,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幸哉廊庙术,勇不夸纵擒。誓表前日来,父子恩更深”前两句似乎是在感慨朝廷的谋略,称赞勇敢却不夸耀放纵擒获之功,有对朝廷政策的某种肯定。后两句说前日收到誓表,感受到父子间恩情更深,指朝廷对自己的某种恩遇,体现出一种感恩之情。“战士老腐粟,癯儒适懦襟。羊肥卧沙种,酒美西凉斟”前两句写战士因岁月流逝在军中老去,粮食腐坏,清瘦的儒生适合怯懦的襟怀,写出了不同人的境遇。后两句则描绘了羊肥酒美的西凉景象,有一种地域风情的展现,与前文的困苦形成一定对比。“农武自先烈,五律勤窥临。礼乐被远俗,三叹斥哇淫”意思是农耕与武备源自先辈,自己勤读五律诗歌,礼乐教化应覆盖远地风俗,感叹并斥责淫邪之音。这几句体现了诗人对先辈传统的尊重,以及对文化礼乐的重视,有一定的教化意识。“勉旃不再辱,聊尔容华簪。敛迹有余愧,难闻弦诵音”劝诫自己要努力不再受辱,暂且戴着华簪(为官的象征),收敛行迹仍心有愧疚,难以听到读书的声音。“勉旃”体现出自我勉励,“敛迹有余愧”则表现出一种自省,“难闻弦诵音”流露出对文化氛围缺失的遗憾。“尚喜屋山阿,双泉如鸣琴。远明桑苎翁,品茶疑未谌”四句,高兴的是房屋在山曲处,有双泉如鸣琴般悦耳,还远念桑苎翁(陆羽,号桑苎翁,精于茶道),怀疑他品茶的说法不够精准。这几句写出了居住环境的优美,以及诗人对品茶等雅事的喜爱,有一种闲适之情。“洞中有仙者,得度人骎骎。长生非敢望,却粒实所钦”传说洞中有仙人,若能得度(得到超度)则可快速成仙。诗人说自己不敢奢望长生,但对不食五谷(却粒,道家养生之法)的做法很钦佩,体现出对神仙之事的一种向往和对道家养生理念的认同。“肠空不贮愁,虑绝发奇祲。何劳东皋计,即日返幽林”意为肚肠空荡不储存忧愁,断绝忧虑则会有奇异的祥瑞。不必劳心于归耕东皋的计划,即日便可返回幽林。这几句写出了诗人想要摆脱忧愁,向往归隐山林的急切心情。“难忘平昔兴,一为梁甫吟”最后诗人说难忘往昔的兴致,于是作一首《梁甫吟》。《梁甫吟》是古辞,多写感慨世事艰难,这里暗示诗人心中仍有对世事的感慨,以吟诗来抒发内心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