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à
sān
shǒu
èr

朝代:宋作者:张耒浏览量:1
huáng
lián
cuì
duàn
fēi
yíng
yǐng
dāng
xuān
shuì
wèi
xīng
zhěn
wěn
hǎi
juān
shí
shàn
liáng
shān
xuě
huà
qīng
zēng
láng
yīn
zhuǎn
diāo
lán
shù
zuò
lěng
fēng
shēng
wǎn
bīng
mǎn
àn
shī
shū
chén
shèn
yīng
shū
lǎn
guò
yán
zhēng

译文

黄色的帘子、绿色的帷幕隔绝了飞蝇,午后的阳光照在窗前,我还没睡醒。雕刻着海鱼图案的紫石枕头安稳舒适,画着山雪的青色丝绸扇子带来清凉。走廊的阴影随着太阳移动,映着雕花栏杆和树木,静坐时,玉碗里的冰块散发出阵阵凉意。桌上的诗书落满灰尘,甚至生了蛀虫,所以我就该这样疏懒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逐句剖析

"黄帘翠幕断飞蝇":黄色的帘子、绿色的帷幕隔绝了飞蝇,

"午影当轩睡未兴":午后的阳光照在窗前,我还没睡醒。

"枕稳海鱼镌紫石":雕刻着海鱼图案的紫石枕头安稳舒适,

# 镌:一作鑴。

"扇凉山雪画青缯":画着山雪的青色丝绸扇子带来清凉。

"廊阴日转雕栏树":走廊的阴影随着太阳移动,映着雕花栏杆和树木,

"坐冷风生玉碗冰":静坐时,玉碗里的冰块散发出阵阵凉意。

"满案诗书尘蠹甚":桌上的诗书落满灰尘,甚至生了蛀虫,

"故应疏懒过炎蒸":所以我就该这样疏懒地度过炎热的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夏日三首(其二)》是北宋张耒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生活题材。诗歌描绘了夏日午后的情景:黄帘翠幕隔绝飞蝇,阳光照在轩前,诗人酣睡未醒;紫石枕安稳,绘有山雪的青缯扇带来凉意;日影转移,廊下生凉,玉碗中的冰散发寒气;案上诗书积尘生蠹,诗人以疏懒度过暑热。全诗运用细节描写,语言自然质朴,展现了夏日生活的闲适,表达了对这种悠然状态的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黄帘翠幕断飞蝇,午影当轩睡未兴”,以“黄帘翠幕”勾勒出室内的清幽,“断飞蝇”既写夏日驱蝇的情景,又显环境的宁静;“午影当轩”点出午后时光,“睡未兴”描绘诗人酣睡未醒的状态,开篇便营造出夏日午后的闲适氛围。颔联“枕稳海鱼镌紫石,扇凉山雪画青缯”,聚焦室内物件:紫石枕上雕刻着海鱼图案,安稳舒适;青缯扇上绘有山雪,带来丝丝凉意。“海鱼”“山雪”的意象虽非实景,却通过视觉描写增添了清凉感,从侧面烘托出夏日避暑的惬意。颈联“廊阴日转雕栏树,坐冷风生玉碗冰”,视角转向室外与近景:日影西移,廊下树影斑驳,雕栏在阴中更显清幽;静坐时,玉碗中的冰块散发寒气,凉意自生。“日转”写时间流逝,“风生玉碗冰”以触觉写清凉,画面动静结合,尽显夏日闲居的悠然。尾联“满案诗书尘蠹甚,故应疏懒过炎蒸”,由景入情:案上诗书积满灰尘,甚至生了蠹虫,诗人却不以为意,坦言正因疏懒才安然度过酷暑。“尘蠹甚”的细节看似写慵懒,实则暗含对这种不被俗务打扰的闲适生活的满足,让全诗的闲逸之情更显真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耒《北堂斋居示秬秸》

下一篇:宋·张耒《黄州酒务税宿房北窗新种竹戏题于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