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腊贫家絺纻单":穷腊之时,家境贫寒,只有一张细薄的棉被,
# 絺纻:麻织物;细葛布。,穷腊:古代农历十二月腊祭百神之日。后以指农历年底。
"可堪过雨夜堂寒":哪里能禁得住寒夜中雨水的侵袭。
# 可堪:用于问句句首,等于说“那堪”、“怎堪”,即“哪能禁得住”、“怎能受得了”。
"屏除荤酒神应爽":屏除尘世的诱惑,神清气爽,便可畅快地品尝清酒,而无需忧虑,
# 荤酒:指的是荤与酒之并称。
"谈笑诗书乐未闲":在欢谈笑语中,读诗品书,心境愉悦,从未感到空闲无事。
"净境眼前无俗物":眼前的环境幽静纯净,没有世俗纷,
"清都梦到有飞翰":在清净的都城,做梦也能拥有自由飞翔的翰笔。
# 飞翰:迅速书写。
"鸡鸣月落纸窗白":夜晚,鸡鸣月落,纸窗透进白光,
"疑是从天风驭还":恍若是从天降临,风来时将它驭使。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穷腊贫家絺纻单,可堪过雨夜堂寒”,以“穷腊贫家”点明时令(腊月)与家境(贫寒),“絺纻单”暗指衣物单薄(絺纻为细葛布,冬季本不适用),凸显物质匮乏的困境。“可堪过雨夜堂寒”进一步渲染环境之恶劣:雨后寒夜,堂屋清冷,诗人却以“可堪”二字轻描淡写,反衬其内心对清贫的超脱态度。此联通过“寒”与“单”的对比,既交代了现实困境,又为后文精神境界的升华埋下伏笔。颔联“屏除荤酒神应爽,谈笑诗书乐未闲”转写精神生活,以“屏除荤酒”表明诗人主动摒弃世俗享乐(荤酒象征物质欲望),“神应爽”暗含道家“清心寡欲”的思想,强调精神澄澈带来的愉悦。“谈笑诗书乐未闲”则描绘其与子侄(秬秸)共读诗书的场景,以“乐未闲”凸显诗书之乐远超物质享受。此联通过“屏除”与“谈笑”的对比,展现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颈联“净境眼前无俗物,清都梦到有飞翰”虚实结合,“净境眼前无俗物”写斋居环境的清净,暗喻心境的澄明(无俗物即无世俗纷扰);“清都梦到有飞翰”则化用《列子》中“清都紫微”的仙境意象,以“飞翰”(飞翔的鸟)象征精神自由的翱翔。此联通过“眼前”与“梦到”的时空转换,将现实清贫升华为精神境界的超越,体现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尾联“鸡鸣月落纸窗白,疑是从天风驭还”以景结情,“鸡鸣月落纸窗白”描绘黎明破晓的自然景象(鸡鸣、月落、窗纸泛白),时间流转暗示彻夜清谈或冥想。“疑是从天风驭还”以奇幻之笔收束,诗人恍惚间仿佛乘风归来,暗合前文“清都梦到”的仙境体验。此联通过现实与幻想的交织,将精神升华推向高潮,表达诗人超脱世俗、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