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秀江清三百里":庐山秀丽,江水清澈,绵延三百里,
"与君三宿一扁舟":我与你同乘一叶扁舟,已共度三晚。
"饮残桑落溪云暮":饮尽桑落美酒,溪边暮云低垂,
"卧冷桃笙楚雨秋":躺在冷凉的桃笙竹席上,感受楚地秋雨的秋意。
"舟隐长江逢夹口":小船隐匿于长江,行至夹口,
"眼明五老立云头":突然眼前一亮,五老峰矗立在云间。
"几年泽国行将遍":几年来,水乡泽国即将走遍,
"归与亲朋说旧游":回去后要与亲朋好友诉说这些旧日的游历。
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学家
张耒(1054~1114),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世称宛丘先生,楚州淮阴(今属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熙宁进士,曾任太常少卿等职。张耒是苏辙的弟子,与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诗多关怀现实、同情人民之作,颇受白居易、张籍影响。诗风以平易自然、流丽明快见长,很少使用硬语僻典,但部分作品琢炼不够,显得粗率质直。词作不多,今存词六首,词风柔情深婉,与秦观词相近。著有《张右史文集》《柯山词》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山秀江清三百里,与君三宿一扁舟”,描绘出沿江而行,山水清秀绵延三百里的壮阔画面,同时点明自己与同行友人在一叶扁舟中共度三宿。此联既展现了旅途景色的优美,又强调了与友人相伴的情谊。颔联“饮残桑落溪云暮,卧冷桃笙楚雨秋”,“饮残桑落”提及美酒,暗示旅途中饮酒作乐,而溪云渐暮,渲染出一种略带朦胧的氛围。“卧冷桃笙”,桃笙指竹席,秋雨落下,躺在竹席上感到凉意,通过触觉与视觉描写,细腻地表现出旅途中的季节变化与环境氛围,增添了旅途生活的真实感与诗意。颈联“舟隐长江逢夹口,眼明五老立云头”,诗人行舟于长江,在夹口处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五老峰矗立在云头。“舟隐长江”体现出长江的浩渺,而“眼明”生动地表现出看到五老峰时的惊喜之情,此句将行舟的动态与庐山五老峰的静态相结合,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美。尾联“几年泽国行将遍,归与亲朋说旧游”,诗人感慨自己在水乡泽国游历多年,即将行遍,想象着回去后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些旧游经历。此联表达出对此次旅途的珍视,以及对未来与亲朋分享经历的期待,使诗歌在结尾处充满了温情与回味,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张耒《绝句九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耒《和苏适春雪八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