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ié
liàn
huā

朝代:宋作者:赵令畤浏览量:1
zhě
cuī
zhī
cái
huá
wǎn
měi
cǎi
yàn
suǒ
zǎi
jiān
shū
shī
zhāng
jìn
zhī
dōu
yín
zhī
tài
ér
jiàn
guān
wén
piāo
piāo
rán
fǎng
仿
chū
rén
qián
suī
dān
qīng
xiě
xíng
zhuàng
wèi
zhī
néng
shì
gōng
qiě
zhì
fǒu
cháng
cǎi
zhí
zhuàn
chéng
shí
zhāng
shì
yǒu
dōng
bái
xiān
shēng
xiān
shēng
yuē
wén
měi
yóu
yǒu
jìn
zhě
wéi
zhāng
hòu
dào
zhāng
zhī
cuī
néng
dìng
qíng
yòu
néng
zhī
shǐ
xiāng
shì
zhī
zhōng
xiāng
shī
shì
zhī
wán
yīng
zhī
yuē
xiān
shēng
zhēn
wéi
wén
zhě
yán
yǒu
zhōng
zhēn
jiè
ér
hòu
zhī
zhǐ
shì
zhī
shì
zhī
bèi
ruò
sàn
rén
zhī
cháng
qíng
jīn
suǒ
gòng
yòu
kuàng
cuī
zhī
shǐ
xiāng
ér
zhōng
zhì
xiāng
shī
zāi
cuī
shì
ér
zhāng
guǐ
qiú
jiàn
cuī
zhī
zhāng
zhī
ér
qián
shī
xiè
zhī
qíng
gài
yǒu
wèi
néng
wàng
zhě
tiān
yuē
:“
:“
tiān
cháng
jiǔ
yǒu
shí
jìn
hèn
mián
mián
jìn
”,
”,
zài
zhě
yīn
mìng
chéng
zhuì
zhuàn
wèi
yún
jìng
rén
chù
wèn
yín
suì
huì
zhī
yóu
jìn
zhǐ
dào
xīn
lái
xiāo
shòu
sǔn
róng
jiàn
kōng
chuán
xìn
zhì
qián
huān
wèi
rěn
liào
méng
yán
dǒu
dùn
píng
zhǔn
jiǔ
tiān
cháng
zhōng
yǒu
jìn
mián
mián
qióng
hèn
xiāo
yáo
yuē
tiān
wèi
wēi
zhī
néng
dào
rén
zhōng
shì
zhī
tiān
zhī
yán
wéi
dāng

译文

为什么呢?崔莺莺的才华温婉美好,文辞华丽艳丽,在她所写的书信和诗篇中全都展现出来了。至于她那种端庄安详、艳丽风流的神态,却无法从这些文字中看到。等到看了她写的文章,那种神态仿佛飘飘然出现在人眼前。即使是丹青妙手来描绘她的容貌形态,也不知道能不能像她的文章这样精致、这样到位呢?我曾经选取其中的意趣,撰写了十一首鼓子词,拿给好友何东白先生看。先生说:文章倒是优美,但意思还有没表达完的地方。为什么不另外再写一首放在后面,详细讲述张生和崔莺莺之间,既不能用道理来判定他们之间的感情,又不能在道义上让他们结合。他们刚相遇的时候,感情如此深厚;最终分离时,结局又如此仓促。必须写到这个地步,才算完整。我回答说:先生真是一位做文章的大家啊。说话一定要有个总结性的劝诫才肯罢休。大抵那些浅俗轻艳的词曲,只是歌唱那些值得歌唱的事情,不一定非要这么完备。至于人生的聚散离合,也是人之常情,古往今来人们都为此感到惋惜。况且崔莺莺和张生开始时相互爱慕,最终却分离,这又怎能是出于他们的本意。就像崔莺莺已经另嫁他人,而张生却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相见;崔莺莺知道张生的心意后,暗中写诗来拒绝他,她心里大概还有难以忘怀的感情吧。白居易说:“天地虽然长久,但总会有终结的时候,而这份遗憾却像绵绵不断的丝线,永远没有尽头。难道这种遗憾仅仅存在于他们两人身上吗?于是我按照这个意思,又创作了一首曲子,附在这篇传记的后面。镜子破碎,两人分离,又能到哪里去询问消息。山高水远,像隔着银河一样,想来一年一度的相会时间还是算近的。只以为近来只是自己消瘦了,却不见那美丽的容颜,空有书信往来。抛弃过去的欢乐实在不忍心。哪能料到曾经的山盟海誓,一下子就没有了凭据。天地长久,总会有尽头的时候,可这绵绵不绝的遗憾,却不像那无尽的愁恨啊。逍遥子说:白居易说元稹能够道出人们心中的话语。我因此更加明白白居易这句话说得很对。

逐句剖析

"何者":为什么呢?

"夫崔之才华婉美":崔莺莺的才华温婉美好,

"词彩艳丽":文辞华丽艳丽,

"则于所载缄书诗章尽之矣":在她所写的书信和诗篇中全都展现出来了。

"如其都愉淫冶之态":至于她那种端庄安详、艳丽风流的神态,

"则不可得而见":却无法从这些文字中看到。

"及观其文":等到看了她写的文章,

"飘飘然仿佛出于人目前":那种神态仿佛飘飘然出现在人眼前。

"虽丹青摹写其形状":即使是丹青妙手来描绘她的容貌形态,

"未知能如是工且至否":也不知道能不能像她的文章这样精致、这样到位呢?

"仆尝采摭其意":我曾经选取其中的意趣,

"撰成鼓子词十一章":撰写了十一首鼓子词,

"示余友何东白先生":拿给好友何东白先生看。

"先生曰":先生说:

"文则美矣":文章倒是优美,

"意犹有不尽者":但意思还有没表达完的地方。

"胡不复为一章于其后":为什么不另外再写一首放在后面,

"具道张之于崔":详细讲述张生和崔莺莺之间,

"既不能以理定其情":既不能用道理来判定他们之间的感情,

"又不能合之于义":又不能在道义上让他们结合。

"始相遇也":他们刚相遇的时候,

"如是之笃":感情如此深厚;

"终相失也":最终分离时,

"如是之遽":结局又如此仓促。

"必及于此":必须写到这个地步,

"则完矣":才算完整。

"余应之曰":我回答说:

"先生真为文者也":先生真是一位做文章的大家啊。

"言必欲有终箴戒而后已":说话一定要有个总结性的劝诫才肯罢休。

"大抵鄙靡之词":大抵那些浅俗轻艳的词曲,

"止歌其事之可歌":只是歌唱那些值得歌唱的事情,

"不必如是之备":不一定非要这么完备。

"若夫聚散离合":至于人生的聚散离合,

"亦人之常情":也是人之常情,

"古今所共惜也":古往今来人们都为此感到惋惜。

"又况崔之始相得而终至相失":况且崔莺莺和张生开始时相互爱慕,最终却分离,

"岂得已哉":这又怎能是出于他们的本意。

"如崔已他适":就像崔莺莺已经另嫁他人,

"而张诡计以求见":而张生却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相见;

"崔知张之意":崔莺莺知道张生的心意后,

"而潜赋诗以谢之":暗中写诗来拒绝他,

"其情盖有未能忘者矣":她心里大概还有难以忘怀的感情吧。

"乐天曰":白居易说:“

"天长地久有时尽":天地虽然长久,但总会有终结的时候,

"此恨绵绵无尽期":而这份遗憾却像绵绵不断的丝线,永远没有尽头。

"岂独在彼者耶":难道这种遗憾仅仅存在于他们两人身上吗?

"予因命此意":于是我按照这个意思,

"复成一曲":又创作了一首曲子,

"缀于传未云":附在这篇传记的后面。

"镜破人离何处问":镜子破碎,两人分离,又能到哪里去询问消息。

# 镜破人离:用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典。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后陈亡,公主没入越国公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德言题诗云:“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得诗,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此处反用其意,指二人永诀。

"路隔银河":山高水远,像隔着银河一样,

# 路隔银河:同后一句用牛郎织女典。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与牛郎结合后,不再给天帝织云锦,天帝用天河将他们隔开,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会时喜鹊在银河上给他们搭桥,称为鹊桥。

"岁会知犹近":想来一年一度的相会时间还是算近的。

"只道新来消瘦损":只以为近来只是自己消瘦了,

# 只道新来消瘦损:化崔莺莺赠张生诗“自从消瘦减容光”句。

"玉容不见空传信":却不见那美丽的容颜,空有书信往来。

# 玉容不见空传信:括“夫已诺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诗寄张……竟不之见。后数日张君将行,崔又赋一诗以谢绝之”事。玉容,代指崔莺莺的面容。

"弃掷前欢俱未忍":抛弃过去的欢乐实在不忍心。

# 弃掷前欢俱未忍:化崔莺莺赠张生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句。前欢,代指崔莺莺,此时“张亦有所娶”。该句与下句连义,暗指二人“其情盖有未能忘者”,而“张之志固绝之矣”。

"岂料盟言":哪能料到曾经的山盟海誓,

"陡顿无凭准":一下子就没有了凭据。

"地久天长终有尽":天地长久,总会有尽头的时候,

# 地久天长终有尽:“地久”两句:化自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绵绵不似无穷恨":可这绵绵不绝的遗憾,却不像那无尽的愁恨啊。

"逍遥子曰":逍遥子说:

"乐天谓微之能道人意中语":白居易说元稹能够道出人们心中的话语。

"仆于是益知乐天之言为当也":我因此更加明白白居易这句话说得很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这组商调《蝶恋花》共十二首,由北宋赵令畤创作,用于歌舞演唱以表演《莺莺传》的故事。本次为其第十二首,为全篇总结,上片写张生与崔莺莺分别后的痛苦与思念,下片则抒发了对两人爱情不能善终的感慨,体现了聚散离合的无奈和爱情的遗憾。全词情感深沉,笔触细腻,既展现了词人对崔张爱情悲剧的深刻同情,也流露出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无限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赵令畤(106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初字景贶,字德麟,号聊复翁、藏六居士,涿郡(今属河北)人。元祐六年,签书颍州节度判官公事,时苏轼为知颍州,爱其才并荐于朝,后因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赵令畤博学经史,擅长诗词,其词风格清丽秀冶。周紫芝评其词为“乐府中绝唱”“妙丽清壮”。代表作品有《乌夜啼》《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清平乐》等。著有《侯鲭录》。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重辑其词为《聊复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镜破人离何处问。路隔银河,岁会知犹近”“镜破人离”运用比喻,将两人爱情破裂比作镜子破碎,形象写出爱情无法挽回的悲伤。“人离何处问”直接表达对崔莺莺离去的迷茫与不知所措,营造出迷茫、痛苦氛围,为全词奠定悲伤基调。“路隔银河”用夸张和神话意象,把两人距离比作银河,突出难以跨越的鸿沟,强调分离的痛苦无奈。“岁会知犹近”暗示虽暂时分离,但未来相聚仍遥遥无期,加深无奈悲伤之感。此句表达了张生分别后对崔莺莺的深深思念、无法得知对方消息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相聚的迷茫绝望。“只道新来消瘦损。玉容不见空传信”,“只道新来消瘦损”中“只道”体现原本以为、期望的心理,以为只是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玉容不见空传信”里“玉容”指代崔莺莺美丽容颜,“空传信”表明虽有书信往来却无法见到对方身影,形成鲜明对比,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此句生动表现了张生分别后对崔莺莺的思念之深,以及因无法见到对方而产生的失落惆怅。下片“弃掷前欢俱未忍。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弃掷前欢”描绘出两人曾拥有的美好欢乐时光被无情抛弃,让人不忍回忆。“岂料盟言,陡顿无凭准”,“岂料”表出乎意料,“盟言”是两人曾许下的誓言,“陡顿无凭准”说明誓言突然变得毫无依据、不可信。此句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原本美好的爱情誓言如今脆弱不堪。此句抒发了对过去美好爱情的怀念和对誓言无法兑现的失望痛苦,体现了爱情的无常不可靠。“地久天长终有尽,绵绵不似无穷恨”,“地久天长”本代表永恒长久,却与“终有尽”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爱情的短暂无常。“绵绵不似无穷恨”,“绵绵”形容恨意绵延不绝,“无穷恨”进一步强调恨意的无尽深沉。此句总结全词,表达对爱情不能永恒的无奈和对两人分别痛苦的深刻感受,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给人无尽回味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赵令畤《蝶恋花·数夕孤眠如度岁》

下一篇:宋·赵令畤《蝶恋花·碧沼鸳鸯交颈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