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重重封锦字":一尺素绢重重叠叠地封着书信。
# 锦字:锦织成的字,代指情书。,尺素:指书信。古代用绢帛书写。
"未尽幽闺":深闺里那些没说尽的话,
"别后心中事":还有分别后藏在心底的牵挂,都在这封信里了。
"佩玉彩丝文竹器":带着玉佩、彩丝和刻着花纹的竹器作为信物。
# 佩玉彩丝文竹器:括“(随信附)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之佩。玉取其坚洁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兼致彩丝一絇,文竹茶合碾子一枚”句。佩玉:指玉环。丝:音同思,代愁思、情思。文竹器:指用文竹编制的茶合碾子。
"愿君一见知深意":希望你见了这些,能明白我深藏的情意。
# 愿君一见知深意:括“(崔莺莺)意者欲君子如玉之洁,鄙志如环不解”句。
"环玉长圆丝万系":环形的玉佩圆润绵长,像千万条丝线缠绕不断。
"竹上斓斑":竹子上斑斓的斑点,
# 竹上斓斑:同后一句用湘娥啼竹典。任昉《述异记》载,帝舜南巡,死于九疑并葬于斯,其二妃娥皇、女英闻讯奔丧,痛哭于湘水之滨,传说他们的眼泪染竹而成斑。后二人投湘水而死,染斑之竹亦得名湘妃竹。
"总是相思泪":全是我思念你时落下的泪。
"物会见郎人永弃":这些物件或许能见到你,人却恐怕永远难以相见。
"心驰魂去神千里":我的心早已飞奔而去,魂魄也跟着飘向千里之外的你。
"“":“一枚玉环
",":,
"是儿婴年所弄":是我小时候玩耍的物件,
"寄充君子下体之佩":寄给您作为腰间的佩饰。
"玉取其坚洁不渝":玉取它坚硬洁白、永不改变的品性,
"环取其终始不绝":环取它首尾相连、永不中断的寓意。
"兼致彩丝一絇":另外附上一束彩丝,
"文竹茶合碾子一枚":一个文竹茶盒和碾茶用的碾子。
"此数物不足见珍":这些东西算不上珍贵,
"意者欲君子如玉之洁":我的心意是希望您像玉一样高洁,
"鄙志如环不解":我的情意像环一样始终不渝。
"泪痕在竹":竹器上还沾着我的泪痕,
"愁绪萦丝":彩丝中萦绕着我的愁绪。
"因物达诚":借这些物件表达我的诚意,
"永以为好耳":愿我们永远交好。
"心迩身遐":心离得很近,身体却相隔遥远,
"拜会无期":再难有拜见的机会。
"幽愤所钟":深藏的愤懑与思念,
"千里神合":能让千里之外的我们心神相通。
"千万珍重":请您千万保重。
"春风多厉":春风多带寒意,
"强饭为佳":务必努力加餐,好好保重身体。
"慎言自保":说话谨慎、保全自己,
"毋以鄙为深念也":不要太过挂念我。”
"奉劳歌伴":烦请歌伴,
"再和前声":再唱和一遍之前的曲调。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
赵令畤(106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初字景贶,字德麟,号聊复翁、藏六居士,涿郡(今属河北)人。元祐六年,签书颍州节度判官公事,时苏轼为知颍州,爱其才并荐于朝,后因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赵令畤博学经史,擅长诗词,其词风格清丽秀冶。周紫芝评其词为“乐府中绝唱”“妙丽清壮”。代表作品有《乌夜啼》《蝶恋花》(商调十二首之一)、《清平乐》等。著有《侯鲭录》。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重辑其词为《聊复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写闺中情思的词。描述了女子封寄书信、以佩玉文竹等信物传情,借环玉、竹上泪痕寄相思的场景,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未能尽诉的牵挂、盼对方领会心意的殷切,以及相见难的怅惘与跨越千里的深切离愁。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心驰魂去神千里”句,没有迂回的比喻或铺垫,直接将内心那种强烈的、不受控制的牵挂与向往袒露出来,这种直抒胸臆的手法,让离愁别绪的情感赤裸裸地呈现出来。
3. 分段赏析
上片“尺素重重封锦字”,以“重重”写封寄书信的动作,显露出女子对这封信的珍视,藏着说不尽的牵挂。“未尽幽闺,别后心中事”直抒别后的思念难以诉尽。“佩玉彩丝文竹器。愿君一见知深意”,借随身信物,寄托盼对方领会心意的期盼。下片“环玉长圆丝万系”,以玉环的形态喻相思绵长;“竹上斓斑,总是相思泪”,将竹上痕迹与泪水相连,融情于物。“物会见郎人永弃”道尽相见之难的怅惘,“心驰魂去神千里”则直白写出心神早已飞向远方,满是深切的离愁。
下一篇:宋·赵令畤《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