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zhé
lóng
chūn
tíng
bìng
xié
rán
qiú
shàng
yǎo
míng
lǎo
gān
yún
lín
jiǎ
dòng
cāng
nián
báo
zhǎo
hén
xīng
fāng
shén
biàn
shuí
néng
shān
gāo
shēn
yǒu
líng
shuí
chí
shī
zài
lüè
fēng
sǔn
tíng

译文

蛰伏的巨龙怒吼着掀起春雷,携着长须虬龙直冲云霄。老龙的鳞甲在乌云中翻动,苍劲的龙皮沾满冰雹,爪痕渗出血腥。万物正经历神奇变化谁能参透,山虽不高深却暗藏灵性。谁能守护诗稿不让它消逝,幸好风雨未损我的书斋安宁。

逐句剖析

"蛰龙怒欲起春霆":蛰伏的巨龙怒吼着掀起春雷,

"并挟髯虬上杳冥":携着长须虬龙直冲云霄。

"老色干云鳞甲动":老龙的鳞甲在乌云中翻动,

"苍皮粘雹爪痕腥":苍劲的龙皮沾满冰雹,爪痕渗出血腥。

"物方神变谁能测":万物正经历神奇变化谁能参透,

"山不高深亦有灵":山虽不高深却暗藏灵性。

"谁与护持诗墨在":谁能守护诗稿不让它消逝,

"略无风雨损吾亭":幸好风雨未损我的书斋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雨》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大雨来临时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首联诗人以“蛰龙”和“髯虬”比喻大雨,形象地描绘了大雨来临时的磅礴气势。颔联进一步描绘了雨中景象,雨水冲刷着大地,仿佛龙的鳞甲在动,冰雹打在树皮上,留下腥味。颈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即使是不高的山,也有其神秘之处。尾联诗人以乐观的态度结尾,表达了对诗歌的坚守,即使风雨再大,也不能损害他对文学的热爱。诗中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观,还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蛰龙怒欲起春霆,并挟髯虬上杳冥。”诗人以“蛰龙”和“髯虬”比喻乌云,生动地描绘了乌云翻滚、雷声轰鸣的景象,展现了大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颔联:“老色干云鳞甲动,苍皮粘雹爪痕腥。”进一步描绘了乌云的形态,乌云如同鳞甲般翻动,冰雹打在树皮上,留下腥味,形象地表现了大雨的猛烈。颈联:“物方神变谁能测,山不高深亦有灵。”诗人感慨自然的变化莫测,即使是不高的山林,也在风雨中展现出神秘的力量。尾联:“谁与护持诗墨在,略无风雨损吾亭。”诗人以幽默的笔调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希望有人能保护他的诗作,不让风雨损坏他的亭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刘逊子架阁饷江茶》

下一篇:宋·方岳《李监饷四物各以一绝答之·甘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