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èng
fàng
wēng
wèi
zuò
pín
zhāi
biǎn
chéng
zhāi
huà
zhāi
běn
shì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qíng
chuāng
xiǎo
niǎo
shēng
chūn
huàn
chuáng
dìng
shēn
lǎo
zhī
sān
yuè
mèng
zhōng
qīn
jiàn
liǎng
shī
rén

译文

晴朗的窗户即将迎来破晓,鸟儿的叫声传来春天的气息,把躺在藜床上似入定的我唤醒。年纪渐老,都没察觉到三月就要结束了,在梦中亲自见到了两位诗人。

逐句剖析

"晴窗欲晓鸟声春":晴朗的窗户即将迎来破晓,鸟儿的叫声传来春天的气息,

"唤起藜床入定身":把躺在藜床上似入定的我唤醒。

"老去不知三月暮":年纪渐老,都没察觉到三月就要结束了,

"梦中亲见两诗人":在梦中亲自见到了两位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梦放翁为予作贫乐斋扁诚斋许画斋壁予本无是》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记梦为题材。诗描绘了诗人在晴窗欲晓、鸟声报春的清晨,从藜床上被唤醒,回忆起梦中见到陆游为自己作“贫乐斋”扁,杨万里许以画斋壁的情景。虽现实中并无此斋,也不知杨万里能作画,但梦境却如此真切,表达了诗人对陆游和杨万里两位诗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诗中前两句“晴窗欲晓鸟声春,唤起藜床入定身”描绘的是诗人醒来时的现实场景,属于实写。而后两句“老去不知三月暮,梦中亲见两诗人”则叙述梦境,是虚写。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的清晨之景与虚幻的梦境相融合,使诗歌在时空上产生跳跃,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现实场景的清新宁静与梦境中见到两位诗人的惊喜感慨相互映衬,强化了诗人对两位诗人的敬仰与怀念之情。直抒胸臆:“梦中亲见两诗人”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在梦中见到陆游和杨万里的情景,不加掩饰地抒发了内心对两位诗人的崇敬与向往。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让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诗人情感的强烈,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晴窗欲晓鸟声春,唤起藜床入定身”,描绘了清晨时分,阳光透过窗户即将照亮房间,窗外传来鸟儿欢快的叫声,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诗人从躺在藜床上的入定状态中被唤醒,此句通过对清晨景色和诗人状态的描写,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同时引出下文对梦境的叙述。后两句:“老去不知三月暮,梦中亲见两诗人”,诗人感慨自己年纪渐老,都没察觉到三月即将过去。接着点明主题,原来在梦中亲自见到了陆游和杨万里两位诗人。此句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两位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梦境的出现既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诗人的崇敬与思念,又因醒来回到现实而增添了一丝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此君室》

下一篇:宋·方岳《祷晴福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