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横枝卧浅波":积雪压弯的梅枝横斜在清浅水波之上,
"三花五蕊不须多":三两朵花、五六片蕊便足显风骨,无需繁盛。
"平生为尔添诗兴":一生因梅花而诗情勃发,
"今日无诗奈尔何":此刻却难成诗句,叫我如何面对你的清姿?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首句“雪压横枝卧浅波”以动态笔触描绘梅的姿态:厚重的积雪压弯枝条,使其横卧于浅水之上,仿佛与涟漪相融。一个“压”字写出雪之沉重,一个“卧”字又显梅之柔韧,风雪摧折中仍保有自然之态,孤傲与柔美交织,暗喻梅花在逆境中的坚贞。次句“三花五蕊不须多”直写梅花之形,却以“不须多”点明其精神内核。不同于繁花锦簇的俗艳,梅花以稀疏的花蕊彰显清高,数字“三”“五”的随意列举,恰强化了其疏淡之美,美不在数量,而在风骨。此句既是对梅花形神的提炼,亦暗含诗人对简约高洁人格的追求。后两句“平生为尔添诗兴,今日无诗奈尔何”陡转抒情,将梅花与诗人自身联结。前句追溯过往,梅花常激发诗兴,似知己相伴;后句却笔锋一转,今日面对梅花竟“无诗”,无奈中透出更深的情感,或为梅花之美已超越语言,或为心境难觅旧日灵思。这种“无诗”的空白,反而成为对梅花至高赞誉:美到无法言说,唯有相视无言。末句以“奈尔何”的诘问收尾,将人与梅的情愫推向悠远,余味绵长。
上一篇:宋·方岳《唐律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方岳《挽曹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