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村仍暝":久雨不停村落仍昏暗,
"新晴物自欣":初晴万物自然欣欣然。
"蝶翎穿户过":蝴蝶穿门翩然飞过,
"禽哢隔溪闻":鸟鸣隔着溪水传来。
"野径忙穿屐":野径湿滑忙穿木屐,
"山泥尽溅裙":山泥飞溅沾满衣裙。
"柳垂春寂寂":柳枝低垂春景寂静,
"花落雪纷纷":落花纷飞如飘白雪。
"半月风雷雹":半月来风雷冰雹交加,
"四郊烟水云":四郊烟雾云水茫茫。
"画图寒不卷":寒天画卷未展,
"林壑远难分":山林沟壑远看难以分辨。
"好在鱼虾侣":幸有鱼虾为伴侣,
"甘同鸟兽群":甘愿与鸟兽为群。
"坞深藏曲折":山坞深藏路径曲折,
"灶冷郁氛氲":灶台冷寂烟气氤氲。
"野确多舂药":野地石臼多用来舂药,
"山庖少膳荤":山中厨房少烹荤腥。
"瓶储徵士粟":瓶中储着隐士的粟米,
"涧煮野人芹":涧水煮着野芹充饥。
"美可冰甆茹":美味可盛冰瓷享用,
"香惟瓦甑醺":饭香从瓦甑中飘散。
"鹰芽长及寸":鹰芽茶芽长至寸许,
"猫笋重兼斤":猫笋肥重斤余。
"淡泊谙贫味":惯于淡泊知晓贫味,
"熹微策睡勋":晨光微熹渐生睡意。
# 勋:一作勲。
"意行随远近":随意行走不问远近,
"高卧送朝曛":高枕仰卧送走夕阳。
"原隰桑麻沃":平原低地桑麻肥沃,
"衡门卉木薰":简陋的家门旁,花草树木香气袭人。
"隐居捐世累":隐居抛却世俗拖累,
"处士应星文":好似古代处士呼应着天上的星象。
"诗忆春池草":此刻不禁想起谢灵运“池塘生春草”的诗句,
"书忘秘阁芸":也不再挂念秘阁中防虫的芸草。
"桐孙涵古色":桐树的幼苗透着古朴的色泽,
"柏子吐奇芬":柏子散发着奇异的芬芳。
"载籍悲千古":翻阅典籍,不禁为千古之事感慨,
"枰棋憖两军":看着棋盘上的对弈,仿佛两军对峙令人揪心。
"乌藤同寝饭":与乌藤拐杖相伴,一同起居饮食,
"黄犊了耕耘":依靠黄牛完成耕耘之事。
"目为蝇头眩":长时间看书,眼睛被蝇头小字弄得眩晕,
"肱缘鹳嘴皲":手臂因为劳作像鹳鸟的嘴一样皲裂。
"一科曾不补":科举功名未得半点,
"四体正须勤":倒不如让四肢勤快些劳作。
"陋巷瓢供饮":住在简陋的小巷,用瓢饮水,
"文穷砚待焚":因文才困窘,甚至觉得砚台都该焚毁。
"刚肠犹木强":刚直心肠如木倔强,
"皱面自靴纹":皱纹满面似靴印深。
"夜帐猿孤愤":夜晚睡在帐中,唯有猿猴独自悲愤啼叫,
"山篱犬怒狺":山篱外狗吠声狂。
"怪哉空复咄":空自惊叹又能如何,
"老矣尚何云":自己已经老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亦轻余子":我本轻视世俗众人,
"人谁爱此君":又有谁能真正欣赏我呢。
"避喧方匿影":为躲避喧嚣,才隐匿身影,
"走俗枉劳筋":若去迎合世俗,只是白白劳损筋骨。
"日月双飞鸟":日月如同双飞的鸟儿,匆匆而过,
"江湖一聚蚊":江湖间的众人好似聚集的蚊虫,
"相携聊醉去":姑且与友人携手,一醉方休,
"酒不到刘坟":只是这酒再也无法送到刘伶的坟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描绘了雨后初晴的自然转变。“久雨村仍暝”以雨天景象起兴,暗喻生活中的阴暗沉寂,语言简约而富有画面感;而“新晴物自欣”则形成鲜明对比,用“自欣”二字拟人化自然万物在晴天中的欢愉,表达出作者对美好景物的欣喜之情。这种对比手法突显了自然循环的生动,烘托出宁静的田园氛围,反映出隐居生活的闲适主题。“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进一步刻画自然细节。“蝶翎”和“禽哢”以具体形象描摹蝴蝶和鸟禽的动态,其中“穿户过”强调近景的鲜活,“隔溪闻”则拓展到远景的声响,运用动静结合的表达技巧。这种细腻的语言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传递出作者对隐居环境的喜爱,主题上强化了闲适生活的愉悦感。“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转写隐居者的野外活动。“忙穿屐”和“尽溅裙”选取典型细节展现人在山野中的忙碌状态,“溅裙”一词用动作描绘出雨后的泥泞情景,表达技巧上寓情于景,真实反映出隐士躬行自然的艰辛,但语言简练活泼,暗示作者虽贫苦却乐在其中的情感。“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描绘春天景致。“柳垂春寂寂”以“寂寂”形容柳树的静谧,反衬自然之美;“花落雪纷纷”则用比喻将花落比作飞雪,意象清新奇丽。这种形象语言表达出对季节变换的敏锐观察,强化主题中对田园生活的留恋,感情温和淡雅。“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写到天气的多变。“风雷雹”和“烟水云”组合意象,展现半月的风云突变,“雹”字突出险峻景象,“烟水云”则转向朦胧景致,表达技巧上构成反衬关系,暗示隐居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语言雄浑中见细腻,深化了作者的淡然态度主题。“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刻画环境朦胧之美。“寒不卷”将自然比作未卷画卷,用隐喻突显景色的凝固;“远难分”描绘林壑的模糊融合,表达技巧上借景抒情。这种艺术手法传递出对隐居地的留恋,感情沉静安宁,主题上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统一。“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转向隐居生活的自足。“好在鱼虾侣”以亲切语气抒写与鱼虾为伴,拟人手法强化亲近感;“甘同鸟兽群”直白表达甘愿与自然共生,语言朴素而真挚。意象选择生活细节,反映安贫乐道主题,感情豁达乐观。“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描述居所细节。“坞深”和“灶冷”的“曲折”“郁氛氲”用空间意象突出隐士的清贫境遇,表达技巧上以物喻人,“冷”字烘托孤寂氛围。语言简净,传递出耐苦守朴的情感,深化隐居主题中对俗世的淡泊。“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写饮食简朴。“多舂药”和“少膳荤”形成对比,意象选取野草和山肴,体现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语言直叙其事,表达技巧上以小见大,反映出贫贱不移的主题,感情充实而满足。“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强调食物简陋。“储粟”“煮芹”以日常生活比喻隐士身份,其中“徵士粟”用典故暗指贤士贫困,表达技巧含蓄耐人寻味。语言平实,感情沉潜坚定,主题上突显清高自守的态度。“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描绘饮食滋味。“冰甆茹”和“瓦甑醺”用器物对比清贫生活,意象具体生动,表达技巧上借物抒情,强调朴实之美。语言清新自然,传递出满足的情感,主题呼应隐居生活的真实体验。“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写到山野特产。“鹰芽”“猫笋”选取独特自然物象,以具体尺寸和重量描绘细致,表达技巧上寓情于景,语言形象生动。感情喜悦恬淡,暗示作者对山居的眷恋,主题深化自然馈赠的愉悦。“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勋”抒发贫中自得。“淡泊”和“贫味”直点主题,“策睡勋”用新奇比喻将微光比作策励睡眠的功劳,表达技巧巧妙传神。语言凝练,感情平静安宁,反映出作者安于贫穷的情怀。“意行随远近,高卧送朝曛”写生活自由。“意行”言随心漫游,“高卧”绘安逸神态,意象悠游自在。表达技巧以动作表意,语言流畅自然,感情洒脱不羁,主题上强化隐居的逍遥境界。“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描绘田园丰茂。“桑麻沃”突出沃土意象,“卉木薰”写草木芳香,表达技巧上融情入景,语言清新朴实。感情欣慰愉悦,主题点明自然滋养生活的和谐之美。“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直述归隐决心。“捐世累”强调抛弃世俗,“应星文”用星辰比喻高尚人格,表达技巧寓理于情。语言直率而深远,感情坚定豁达,主题升华隐居的道德追求。“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写文学生活。“忆春池草”“忘秘阁芸”以书籍意象表达遗忘功名,表达技巧委婉含蓄,语言诗意盎然。感情淡忘尘嚣,主题突显隐士的超然态度。“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描绘植物古雅。“涵古色”和“吐奇芬”用拟人手法烘托岁月感,意象苍劲幽香。表达技巧以物象征隐士德行,语言精炼隽永,感情深沉内敛,主题呼应坚守古风。“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抒写人生感慨。“悲千古”寓历史兴亡,“憖两军”以棋局比喻世事纷争,表达技巧借事论理,语言含蓄深折。感情悲凉无奈,主题展现看破世事的智者之心。“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回归日常生活。“同寝饭”“了耕耘”选取劳作细节,意象朴实真实,表达技巧寓平淡于深意。语言朴素贴切,感情踏实满足,主题强化隐居的躬耕自足。“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描写困苦体验。“蝇头眩”形容视昏,“鹳嘴皲”写手臂干裂,比喻新奇生动,表达技巧以小见大。语言真切感人,感情忍耐坚韧,主题突显贫病交加的隐士生涯。“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强调安贫乐道。“一科不补”说学识未用,“四体须勤”述躬耕必需,表达技巧直抒胸臆。语言简劲有力,感情积极自强,主题深化自食其力的决心。“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写贫贱处境。“瓢供饮”“砚待焚”用具象生活,反衬清高,表达技巧以物言志。语言平实悲壮,感情酸楚却不屈,主题呼应隐士的孤愤情怀。“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刻画人格坚毅。“刚肠”说正直如木硬,“皱面”喻沧桑深纹,表达技巧比喻传神。语言铿锵有力,感情沉郁自豪,主题展现不屈的正气。“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转到情感发泄。“猿孤愤”寓作者之愤,“犬怒狺”以犬声比喻喧嚣,表达技巧借景抒情。语言形象激越,感情郁结悲愤,主题突显对世态的不满。“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直叙感叹。“空复咄”说白费慨叹,“尚何云”写无言以对,表达技巧反问自省。语言凄婉无奈,感情苍凉无助,主题深化年老心酸的境遇。“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抒发孤高情愫。“轻余子”蔑视世俗,“谁爱此君”反问无人理解,表达技巧对比反衬。语言尖锐率真,感情傲岸寂寞,主题展现隐士的遗世独立。“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重申隐居决心。“避喧匿影”说远避尘嚣,“枉劳筋”寓无用奔波,表达技巧直白有力。语言简练明快,感情决绝坚定,主题强化隐者之乐。“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以比喻总结人生。“双飞鸟”比时光匆逝,“一聚蚊”喻世务琐屑,表达技巧意象奇崛。语言生动深刻,感情超然物外,主题突显人生感悟的永恒。“相携聊醉去,酒不到刘坟”结尾抒发解脱。“聊醉去”写借酒忘忧,“不到刘坟”暗指无坟可归,表达技巧以醉作结,感情豁达解脱。语言凄美从容,主题升华对生死与隐逸的看淡。
上一篇:宋·方岳《社日次韵》
下一篇:宋·方岳《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