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昨夜没平滩":昨夜的春潮涨起,淹没了那平坦的沙滩,
"一雨催花色半含":一场春雨催促着花朵开放,一半的花儿还含着苞未完全盛开。
"雁唤元宵归塞北":大雁鸣叫着,仿佛在呼唤着元宵节,向着塞北飞去,
"燕衔新社到江南":燕子则衔着新社的气息,飞到了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没有欢乐的心情就不必去游览那繁花盛开的树林,
"有病何须置药篮":身体有病也不需要去置办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只要以公正忠诚之心来报答天地的恩泽,
"从教儿女闹冠簪":任凭儿女们去热闹地装饰冠簪参与各种活动吧。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描绘了一幅春日雨后的景象。通过对春潮和春花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颔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大雁和燕子人格化。这两句诗不仅点明了时节的更替,还通过大雁和燕子的迁徙,表现出了南北地域的差异,为诗歌增添了一种悠远的意境。颈联体现了诗人的一种豁达心态。表现出诗人对病痛的一种淡然态度,不刻意去追求外在的东西来满足自己或缓解痛苦。尾联是诗人情感的升华和主旨的体现。诗人认为,人应该以公正忠诚的态度来报答天地的恩赐,这是一种对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而对于儿女们追求荣华富贵、热闹地装饰冠簪等行为,则采取了一种放任的态度,暗示了诗人与世俗追求的疏离,以及对自身精神境界的坚守。
上一篇:宋·方岳《梅花十绝(其六)》
下一篇:宋·方岳《槛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