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此夕会双星":在这七夕的夜晚,明亮的银河畔牛郎和织女这两颗星得以相会,
"滓秽圆清太不经":可传说中说七夕时银河的水会由浑浊变为清澈,这实在是太荒诞无稽了。
"牛岂其然耕觳觫":牛郎难道真的就这样一直战战兢兢、辛苦地耕地吗?
"女何为者嫁娉婷":织女又为什么要嫁给看似平凡的牛郎,她本是如此美丽动人啊。
"闲中但觉人间巧":在悠闲的时光里,只觉得人世间充满了机巧算计,
"老去谁邀帝子灵":随着年龄渐渐老去,还有谁会去期待仙女降临带来的灵异之事呢?
"千古文章柳州事":就像千古流传的柳宗元的文章和事迹,
# 事:一作“柳”。,柳州:唐诗人、散文家柳宗元,有《天对》文。
"解将蹇拙说惺惺":他能够用文字来排解自己命运的坎坷不顺,和那些能理解他的人惺惺相惜。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明河此夕会双星”,诗人以简洁笔触勾勒出七夕的典型画面:浩瀚银河之上,牛郎织女双星在这一晚相聚。此句为全诗奠定了传统七夕的浪漫背景。但紧接着“滓秽圆清太不经”,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了美好的想象,直言传说中关于七夕银河水变清以迎双星的说法荒诞不经,展现出诗人不盲目迷信传说的理性态度,这种对传统的质疑为全诗增添了独特的思辨色彩。颔联“牛岂其然耕觳觫,女何为者嫁娉婷”,诗人进一步深入剖析传说。他质疑牛郎是否真的一直勤恳地耕地,织女又为何嫁给看似平凡的牛郎。这两句看似简单的疑问,实则反映出诗人对世间既定认知的反思,借神话故事探讨命运与选择的无常。颈联“闲中但觉人间巧,老去谁邀帝子灵”,诗意从对神话的探讨转向对现实人生的感悟。在闲暇时光里,诗人感受到人间的机巧与复杂;而随着年龄增长,曾经对神话中仙女降临的期待已渐渐消逝。这一联通过今昔对比,表现出岁月流逝带给诗人心境的变化,蕴含着对人生变迁的无奈与感慨。尾联“千古文章柳州事,解将蹇拙说惺惺”,诗人援引柳宗元的典故,以柳宗元怀才不遇却能以文章自解,来类比自己的处境。方岳借此表达自己虽仕途坎坷,却也能如柳宗元般,以文字抒发心中块垒,与古人心意相通。
上一篇:宋·方岳《唐律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方岳《寄吕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