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shī
tǎng
qióng
rén
sòng
qióng
dàn
qióng
shī
gōng
yín
fān
xuě
liǔ
rén
cuì
qióng
cài
tóng
bǎi
shì
dào
tóu
wéi
zǎo
bái
nián
tán
zhǐ
yòu
chūn
hóng
bīng
pàn
xīn
绿
shēng
féi
hàn
diào
tǒng

译文

若因诗才困顿而贫穷,不必借诗送穷,即便穷苦,诗歌也不必刻意雕琢工巧。立春的银幡雪柳华美如天工,凡俗之人岂能相比?而翠绿鲜嫩的春菜与琼丝般的美食,虽质朴却同是春日的馈赠。人生万事终将归于白发苍苍,而一年光阴转瞬即逝,又迎来春日的繁花似锦。渔溪因冰雪消融而欢腾,新绿蓬勃生长,连钓筒也随春水摇动。

逐句剖析

"诗傥穷人莫送穷":若因诗才困顿而贫穷,不必借诗送穷,

"但穷诗亦不须工":即便穷苦,诗歌也不必刻意雕琢工巧。

"银幡雪柳人何似":立春的银幡雪柳华美如天工,凡俗之人岂能相比?

"翠缕琼丝菜则同":而翠绿鲜嫩的春菜与琼丝般的美食,虽质朴却同是春日的馈赠。

"百事到头惟早白":人生万事终将归于白发苍苍,

"一年弹指又春红":而一年光阴转瞬即逝,又迎来春日的繁花似锦。

"渔溪亦喜溪冰泮":渔溪因冰雪消融而欢腾,

"新绿生肥撼钓筒":新绿蓬勃生长,连钓筒也随春水摇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春》是宋代一首以立春节气为主题的七言律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生境遇的交织,展现诗人对生活的感悟。首联“诗傥穷人莫送穷,但穷诗亦不须工”以“穷”字双关,既调侃物质清贫,又自嘲诗才有限,透露出超然自适的心境。颔联“银幡雪柳人何似,翠缕琼丝菜则同”描绘立春习俗:银幡、雪柳是迎春装饰,翠缕琼丝代指春盘中的时蔬,将雅致风物与市井生活并置,呈现节令的鲜活气息。颈联“百事到头惟早白,一年弹指又春红”以白发苍颜与春红盛景对照,既感慨岁月倏忽,又暗含生命轮回的哲思。尾联“渔溪亦喜溪冰泮,新绿生肥撼钓筒”刻画渔溪冰融、绿意萌动的生机,以渔人垂钓的日常场景收束,呼应立春“东风解冻”的物候特征,寄托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凝练,既有民间风俗的生动摹写,又借自然意象传递深沉的生命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诗傥穷人莫送穷,但穷诗亦不须工。”:“送穷”是古代立春习俗(如唐代韩愈《送穷文》所述),诗人反其意,认为诗歌创作不应以“驱穷”为目的,更不必因穷苦而强求辞藻华丽。颔联“银幡雪柳人何似,翠缕琼丝菜则同。”:“银幡雪柳”指立春时节的装饰物(如银丝柳枝),象征富贵;“翠缕琼丝”指新鲜春菜(如春盘中的蔬菜),象征朴素生活。二者虽形态不同,却同属春日的生机。此联暗含对世俗浮华的消解,强调自然与平凡的平等价值。颈联“百事到头惟早白,一年弹指又春红。”:“早白”隐喻人生易老,“春红”象征时间循环与生命复苏。诗人以自然时序反衬人生的短暂,既感慨时光流逝,又以“春红”寄托希望。尾联“渔溪亦喜溪冰泮,新绿生肥撼钓筒。”:“溪冰泮”描绘立春后冰河解冻,“新绿生肥”展现万物萌发,以动态意象强化春日的生机。钓筒的“撼动”则暗含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元日》

下一篇:宋·方岳《阻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