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蠹书鱼":唉,那些蛀书的蠹虫,
"生死文字中":生生死死都在文字里打转。
"向来阿房赋":从前写的《阿房宫赋》,
"谁奏明光宫":到底有谁在明光宫里演奏过呢。
"长江一帆雨":我一生漂泊,就像长江上的一叶孤舟,
"半世双鬓蓬":半生的风霜都写在了两鬓的白发里。
"酒边得吾子":幸好在喝酒的时候遇到了你,
"擘蟹谈秋风":我们一起掰着螃蟹,谈论着秋风。
"江南有茅庐":在江南,我有一座茅草屋,
"册色相迎逢":山色总是来迎接我。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嗟哉蠹书鱼,生死文字中。”诗人以“蠹书鱼”自比,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沉迷于书本之中,仿佛在文字的世界里生死轮回。这里的“蠹书鱼”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对读书生涯的感慨。第三、四句:“向来阿房赋,谁奏明光宫。”诗人回忆起曾经创作的《阿房赋》,感慨这样的作品却无人在明光宫中奏响。这里的“明光宫”是汉代宫殿名,象征着皇家的荣耀。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自身才华未被认可的遗憾。第五、六句:“长江一帆雨,半世双鬓蓬。”赏析:诗人描绘了长江上一帆孤舟在雨中前行的景象,象征着自己半生的漂泊与辛劳。这里的“双鬓蓬”形容诗人两鬓斑白,岁月流逝,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第七、八句:“酒边得吾子,擘蟹谈秋风。”诗人在酒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擘蟹谈秋风,享受着难得的友情和闲适。这里的“擘蟹谈秋风”描绘了一幅惬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后两句:“江南有茅庐,山色相迎逢。”诗人想象自己在江南有一座茅庐,山色相迎,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山色相迎逢”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上一篇:宋·方岳《山行》
下一篇:宋·方岳《次韵李君携示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