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zhōng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yān
niǎo
xīn
rán
zhěn
shān
yòu
nián
nài
tiān
yǒu
mìng
jiǔ
dāng
shì
yuán
kuà
niú
yǎng
miàn
héng
chán
yāo
bàn
qián
wěi
qiū
shēng
shí
qiáo
yuè
zhǐ
cān
chéng
xiān

译文

山间弥漫着缥缈的野烟,鸟儿欢快啼鸣,万物都悠然自得,不知不觉间,我在这山间篱落又度过了几个年头。真是无可奈何啊,一切都是上天注定,长久以来我已深知与尘世无缘。看那牧童悠闲地骑在牛背上,仰着脸随意地吹着横笛,想要像传说中那样骑着仙鹤、腰缠万贯,哪里能办得到呢。秋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石桥上映着皎洁的月光,在这样的环境中,哪怕只闻着荷花的香气,我也觉得自己能羽化成仙。

逐句剖析

"野烟啼鸟各忻然":山间弥漫着缥缈的野烟,鸟儿欢快啼鸣,万物都悠然自得,

"一枕山篱又几年":不知不觉间,我在这山间篱落又度过了几个年头。

"不可奈何天有命":真是无可奈何啊,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久当已矣世无缘":长久以来我已深知与尘世无缘。

"跨牛仰面自横笛":看那牧童悠闲地骑在牛背上,仰着脸随意地吹着横笛,

"骑鹤缠腰那办钱":想要像传说中那样骑着仙鹤、腰缠万贯,哪里能办得到呢。

"芦苇秋声石桥月":秋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石桥上映着皎洁的月光,

"只餐荷气亦成仙":在这样的环境中,哪怕只闻着荷花的香气,我也觉得自己能羽化成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中》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山野间烟霭缭绕、啼鸟欣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感悟。他感慨命运无奈,觉得与尘世缘分渐远,同时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如牧童跨牛横笛般自在,即便无法实现骑鹤缠腰的富贵,在秋声、石桥、月色的芦苇间,仅餐荷气也觉可成仙。运用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手法,前两联直接表达对命运和世缘的看法,后两联通过对生活场景的描写来传达心境。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超脱尘世的氛围,体现出诗人虽无奈于命运,却能在山居生活中寻得心灵慰藉,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野烟啼鸟各忻然,一枕山篱又几年”:描绘出山间充满生机的画面,野烟袅袅,啼鸟欢快,一切都悠然自得。“各忻然”赋予自然万物以喜悦的情态。“一枕山篱又几年”则点明诗人山居已久,在静谧的山间篱落,不知不觉时光悄然流逝,流露出一种岁月悠悠的感慨。颔联“不可奈何天有命,久当已矣世无缘”:诗人直抒胸臆,发出对命运的无奈叹息。“不可奈何”“久当已矣”用词斩截,表达出对世事的无力感,认为是上天注定,自己与尘世缘分渐疏,展现出一种超脱又略带惆怅的心境。颈联“跨牛仰面自横笛,骑鹤缠腰那办钱”:运用对比。“跨牛仰面自横笛”勾勒出牧童自在随性的形象,象征着一种质朴、无拘无束的生活;“骑鹤缠腰”代表着富贵逍遥的理想状态,而“那办钱”则表明这种富贵难以实现。通过对比,突出诗人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尾联“芦苇秋声石桥月,只餐荷气亦成仙”:以景结情,描绘了秋夜中,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石桥上映着月色的清幽画面。“只餐荷气亦成仙”进一步强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便物质简单,仅闻荷香,也觉得能超凡脱俗,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与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病中》

下一篇:宋·方岳《题祁门岳王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