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qiū
xún
shī
xíng
ǒu
huā
xiāng
lěng
shuǐ
fēng
qíng
liáng
zhuǎn
jué
shī
nán
zuò
tóng
shēng

译文

在秋日里,我独自漫步,寻觅作诗的灵感,残荷仍散发着清冷的香气,凉风掠过水面,摇曳生姿。天气转凉后,反而觉得诗句难以下笔,索性将这未尽的诗意,托付给梧桐叶间的夜雨声吧。

逐句剖析

"秋日寻诗独自行":在秋日里,我独自漫步,寻觅作诗的灵感,

"藕花香冷水风情":残荷仍散发着清冷的香气,凉风掠过水面,摇曳生姿。

"一凉转觉诗难做":天气转凉后,反而觉得诗句难以下笔,

"付与梧桐夜雨声":索性将这未尽的诗意,托付给梧桐叶间的夜雨声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立秋》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两句摹写秋日独行、荷风水韵的清寂之景,后两句由身感凉意引发“诗难做”之叹,终将未成诗意托与夜雨梧桐,流露从刻意求工到寄情天籁的悟道之趣。全诗语言凝练,意境空灵,于即兴抒怀中暗含理趣,展现宋诗融情于景的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清”开篇点明诗人于立秋时节外出“寻诗”的雅趣,“独自行”既呼应了秋日的寂寥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对诗境的专注与执着。此句通过“寻”与“独”的对比,勾勒出诗人超脱世俗、沉浸于自然的心境。此句以视觉、嗅觉和触觉的多重感官描写秋景。“藕花香冷”既点出夏末秋初的荷塘风韵,又以“冷”字暗含季节转凉的变化;“水风清”则进一步以动态的凉风烘托秋意,展现自然界的灵动之美。“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诗人通过“一凉”的触觉体验,引出对创作的反思。此句表面是因秋凉而灵感阻滞,实则暗含对前人秋诗佳句的敬畏。末句以豁达之笔收束,将诗意归于自然之声。“梧桐夜雨”既呼应立秋的物候特征,又化用前人诗句的意境,以听觉的悠远绵长取代文字的刻意雕琢,暗含“大巧若拙”的诗学哲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次韵宋尚书山居·亦乐堂》

下一篇:宋·方岳《雪中观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