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尽办瓮头春":耕种田地只为酿得一瓮瓮春酒,
"倦矣风波谩损神":早已厌倦世俗纷争,空自损耗心神。
"万事不偿双短鬓":世间万事换不回双鬓青丝,
"百年等是一微尘":人生百年不过如尘埃般渺小短暂。
"祗今蜗战谁知误":如今世人仍陷于蜗角之争,却不知此般虚妄,
# 祗:一作只。
"凡我同盟人认真":愿与我志同道合者,能认真看待这浮生真相。
"梦亦妄生颠倒想":连梦境也充满颠倒虚妄的执念,
"何如明月自由人":不如做那明月下的自在之人。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种田尽办瓮头春,倦矣风波谩损神。”诗人描绘了种田的辛勤劳作,暗示着人们在自己的领域中尽职尽责的精神。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人生疲惫和纷乱世事的厌倦,暗示了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颔联:“万事不偿双短鬓,百年等是一微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感慨。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时光的流逝,诗人认为百年的静待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尘埃,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和一切努力最终消逝的无奈。颈联:“祗今蜗战谁知误,凡我同盟人认真。”诗人探讨了现实中的纷争和争斗,认为这些争斗和纷扰只是虚幻的迷惑。诗人呼唤人们要懂得珍惜和体验生活的真谛,以及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尾联:“梦亦妄生颠倒想,何如明月自由人。”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诗人认为现实中的一切追逐和纷争都是虚幻的梦幻,只有追求内心的自由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诗人以明月自由人作为比喻,寄托了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下一篇:宋·方岳《非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