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īng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zhú
zhāi
mián
tīng
mèng
zhǎng
qīng
tái
mén
shān
xiāng
duì
shēn
xián
niǎo
cāi
yīng
xián
jiǔ
jìn
huā
què
wèi
shī
kāi
xià
lián
yóu
hǎo
kǒng
fáng
yún
wǎng
lái

译文

我躺在竹斋里,听着雨声入眠,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门前寂静与群山相对,身在闲处,这份寂静连鸟儿也不会猜疑。客人可能会觉得酒没了不尽兴,花儿盛放却让我们的诗情尽兴。此时最好不要放下帘子,不然恐怕会妨碍雨后天空中的云朵往来。

逐句剖析

"竹斋眠听雨":我躺在竹斋里,听着雨声入眠,

# 竹斋:室外植竹的书斋。

"梦里长青苔":梦里似乎也能看到青苔慢慢地生长。

"门寂山相对":门前寂静与群山相对,

"身闲鸟不猜":身在闲处,这份寂静连鸟儿也不会猜疑。

"客应嫌酒尽":客人可能会觉得酒没了不尽兴,

"花却为诗开":花儿盛放却让我们的诗情尽兴。

"莫下帘尤好":此时最好不要放下帘子,

"恐妨云往来":不然恐怕会妨碍雨后天空中的云朵往来。

# 恐:唯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南宋诗人方岳的《听雨》是一首充满隐逸情趣的五言律诗,通过竹斋听雨的日常场景,展现了文人雅士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中“眠听雨,梦里长青苔”的妙笔,将听觉感受与梦境意象自然融合;“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的闲适,道出了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听雨时与自然对话的独特体验,在“客嫌酒尽”的现实窘迫与“花为诗开”的艺术超越之间,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尾联“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的巧妙构思,更提升了全诗的哲学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听雨》是南宋诗人方岳退隐乡野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竹林书斋听雨为背景,巧妙运用:“梦境生绿苔”“闲居鸟无猜”等清新意象,勾勒出超然物外的闲适意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怀。全诗流露出对精神宁静的深切向往,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志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听雨》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田园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乡居听雨的闲适生活,体现了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情怀。

2. 分段赏析

首联“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将听觉与梦境交融,“青苔”意象既实写雨润苔生的自然变化,又暗喻闲适心境的无言生长。颔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以拟人笔法写山门相对,更以“鸟不猜”反衬诗人毫无机心的澄明境界,深得陶渊明“云无心以出岫”之趣。颈联“客应嫌酒尽,花却为诗开”在待客的窘迫中别开生面,揭示诗兴比酒兴更浓的生命体验。尾联“莫下帘尤好,恐妨云往来”以云为友的奇想收束,帘栊虚掩间既保全了听雨的完整意境,又暗含对精神自由的守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旅思》

下一篇:宋·方岳《得家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