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朝代:宋作者:方岳浏览量:1
chūn
fēng
shí
lái
liǔ
shān
zhōng
zhī
nián
huò
gào
míng
suō
fàn
niú
qīng
qīng
miǎo
yān
shuǐ
yǒu
tóu
shàng
shuāng
chūn
fēng

译文

春风啊,你什么时候吹来,柳树早已披上了翠绿的新装,如此生机勃勃。在这深山之中,我早已忘却了岁月的流转,不知今夕是何年,偶尔有人用农具“耜”来提醒我,才恍然知晓又到了春耕的时节。清晨,我披着蓑衣起身去放牧耕牛,眼前是一片青青的田野,烟水朦胧,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只是,我头上已染上了岁月的风霜,春风啊,你为何不再眷顾我,让我重返青春。

逐句剖析

"春风何时来":春风啊,你什么时候吹来,

"柳色已如此":柳树早已披上了翠绿的新装,如此生机勃勃。

"山中不知年":在这深山之中,我早已忘却了岁月的流转,不知今夕是何年,

"或告以于耜":偶尔有人用农具“耜”来提醒我,才恍然知晓又到了春耕的时节。

"鸣蓑起饭牛":清晨,我披着蓑衣起身去放牧耕牛,

"青青渺烟水":眼前是一片青青的田野,烟水朦胧,仿佛一幅水墨画卷。

"独有头上霜":只是,我头上已染上了岁月的风霜,

"春风不吾以":春风啊,你为何不再眷顾我,让我重返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溪行》是南宋诗人方岳的一首诗。该诗第一、二句以设问起笔,借春风与柳色对照暗藏对自然生命力的惊叹;第三、四句联化用桃源意境,通过“不知年”与“或告耜”的对比凸显山居与农耕的默契;第五、六句以通感手法融合蓑衣声响与烟水朦胧,铺展田园交响;第七、八句陡然转折,借白发与春风的对照,将自然永恒与人生须臾的哲思推向高潮。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田园风光,同时通过对比春风与白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后期诗坛大家

方岳(1199~1262),南宋文学家。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进士,官至朝散大夫。方岳被视为南宋“江湖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诗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受杨万里、范成大影响,风格疏朗淡远,语言清新,不作艰涩之辞,而喜组织故事成语作新巧对偶。词风近辛弃疾一派,慷慨豪壮,也有散文化及用经史语入词的倾向。文章议论畅达,四六偶对精切,为时人称道。代表作品有《山中》《感怀》《喜迁莺·和余义夫行边闻捷》《与赵端明书》等。著有《秋崖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风何时来,柳色已如此”以设问起笔,借春风与柳色的对照,暗藏对自然生命力的惊叹;“山中不知年,或告以于耜”化用桃源意境,通过“不知年”与“或告耜”的对比,凸显山居超脱与农耕时序的默契;“鸣蓑起饭牛,青青渺烟水”以通感手法将蓑衣声响与烟水朦胧相融,视听交织中铺展出水墨般的田园交响;“独有头上霜,春风不吾以”陡然转折,以白发与春风的残酷对照,将自然永恒与人生须臾的哲思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方岳《争棋》

下一篇:宋·方岳《苦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