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独立空山":有人独立在空旷的山间,
"翠髯未觉霜颜老":那翠绿的松针未显苍老之态。
# 霜颜:饱经风霜的面孔,这里指古松。,翠髯:绿色的胡子,这里指古松枝叶繁茂。
"新香秀粒":古松虽小,却散发出清新香气,
"浓光绿浸":阳光照射下,松针浓密得如同浸在一片绿色之中,
"千年春小":历经千年却仍娇小可爱。
# 千年春小:历经千年而仍不见衰老。这是称颂古松。
"布影参旗":山野的古松,其树影如参旗分布,
"障空云盖":树冠像云一样遮蔽天空,
# 障空云盖:像云一样遮蔽天空。
"沉沉秋晓":树下仿佛进入黑沉沉、冷清清的秋天凌晨一般。
"驷苍虬万里":山野古松枝干粗大如苍龙欲腾飞万里,
# 苍虬:苍龙。,驷:古代指一车套四马。
"笙吹凤女":枝梢上仿佛能引来鸾凤停留其上曼声吟鸣,
# 凤女: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有吹萧引凤的故事,称弄玉为“凤女”,后世常用作咏公主的典故。,吹:一本作“飞”。
"骖飞乘、":车驾两旁的马仿佛也能在其上飞奔,
# 骖: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
"天风袅":高大的主枝直插云霄似能与天风相抗衡。
# 天风:高处的风。
"般巧":盆中古松这般小巧。
"霜斤不到":风霜打不着,斧头砍不到。
# 霜斤不到:风霜打不着,斧头砍不倒,形容古松之高大。
"汉游仙、":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
"相从最早":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
"皱鳞细雨":枝上鳞片苍老如细雨密布其上,
# 皱:一作皴,皮肤因受冻而裂开,这里指古松树皮裂开,像鱼鳞一样。
"层阴藏月":松针层叠,月光难以穿透,
"朱弦古调":盆松可爱而诱人,让人想要为其弹奏《风入松》这首古琴曲。
"问讯东桥":盆中的假山有桥有岭,
"故人南岭":有泥俑站在岭上,
"倚天长啸":对着天空放声长啸。
# 倚天长啸:一本无“长”字。
"待凌霄谢了":等到凌霄花凋谢,
# 了:一本作“后”。
"山深岁晚":深山里岁暮天寒之时,
"素心才表":古松的本心才得以彰显。
# 素心:本心,夙愿。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对比盆栽古松与山野古松,描绘其形态各异的特征,刻画盆松细节,最后以岁暮环境衬托古松的坚韧,表达了对古松盆景的赞美与喜爱。
2. 写作手法
拟人:“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将盆中古松拟人化,把古松比作独立空山的人,“翠髯”“霜颜”等词赋予古松人的外貌特征,形象地写出古松虽历经沧桑却依旧郁郁葱葱的状态。化用:“朱弦古调”句化用唐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意,以“朱弦古调”来形容盆松可爱诱人,适宜文人雅士为其弹奏《风入松》古琴曲,增添了词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对比:上片将盆中古松与山野古松作对比,盆松“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小巧可爱、青春娇美;山野古松“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突出了二者不同的形态特点。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人巧妙地将盆栽古松与山野古松进行对比。“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盆中古松赋予人的姿态。盆景中怪石耸立如山,古松扎根其旁,宛如一人独立于空旷山野。这株古松虽历经千年岁月,松针却依旧翠绿茂密,不见丝毫老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进一步描绘盆中古松,它虽身形小巧,却散发着清新香气,阳光洒落,浓密的松针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给人以青春蓬勃之感,全然不像是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树。转而描写山野古松,“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与盆松同龄的山野古松,枝繁叶茂,树冠如巨大云盖遮蔽天空,树影斑驳,置身其下,仿佛踏入阴沉清冷的秋日凌晨。“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山野古松枝干粗壮,如青色巨龙般气势磅礴,似要乘风翱翔万里,主枝直插云霄,与天风相抗,枝梢之上,仿佛有凤女吹奏笙箫,鸣声悠扬。对比之下,盆松胜在小巧玲珑,野松则以雄伟姿态夺人目光,二者各有千秋。下片紧扣题目,着重描写张斗墅家的古松盆景。“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词人先写盆松因小巧可爱,免去了被斧头砍伐的命运。词人说:见到了盆中的松树,我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皱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盘松虽小巧,但细细观赏,盆松枝上鳞皮粗糙,纹理如同细雨密布,层层松针茂密交叠,连月光都难以穿透,与上片“浓光绿浸”相互呼应。“朱弦古调”一句,化用刘长卿《听弹琴》诗意,表明如此可爱的盆松,正适合文人雅士为其弹奏《风入松》这样的古琴曲。“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从侧面描写盆景假山,盆景中设有东桥、南岭,岭上泥俑昂首向天,似在长啸,增添了景致的生动趣味。“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当凌霄花凋谢,寒冬来临,古松却愈发精神抖擞,尽显坚韧本色,正所谓“岁寒见松柏之长青”。词人表面在咏松,实则借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比,展现出傲然于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