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ǐ
lóng
yín
·
·
zhāng
dǒu
shù
jiā
sōng

朝代:宋作者:吴文英浏览量:1
yǒu
rén
kōng
shān
cuì
rán
wèi
jué
shuāng
yán
lǎo
xīn
xiāng
xiù
nóng
guāng
绿
jìn
qiān
nián
chūn
xiǎo
yǐng
shēn
zhàng
kōng
yún
gài
chén
chén
qiū
xiǎo
cāng
qiú
wàn
shēng
chuī
fèng
cān
fēi
chéng
tiān
fēng
niǎo
bān
qiǎo
shuāng
jīn
dào
hàn
yóu
xiān
xiāng
cóng
zuì
zǎo
zhòu
lín
céng
yīn
cáng
yuè
zhū
xián
diào
wèn
xùn
dōng
qiáo
rén
nán
lǐng
tiān
cháng
xiào
dài
líng
xiāo
xiè
liǎo
shān
shēn
suì
wǎn
xīn
cái
biǎo

译文

有人独立在空旷的山间,那翠绿的松针未显苍老之态。古松虽小,却散发出清新香气,阳光照射下,松针浓密得如同浸在一片绿色之中,历经千年却仍娇小可爱。山野的古松,其树影如参旗分布,树冠像云一样遮蔽天空,树下仿佛进入黑沉沉、冷清清的秋天凌晨一般。山野古松枝干粗大如苍龙欲腾飞万里,枝梢上仿佛能引来鸾凤停留其上曼声吟鸣,车驾两旁的马仿佛也能在其上飞奔,高大的主枝直插云霄似能与天风相抗衡。盆中古松这般小巧。风霜打不着,斧头砍不到。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枝上鳞片苍老如细雨密布其上,松针层叠,月光难以穿透,盆松可爱而诱人,让人想要为其弹奏《风入松》这首古琴曲。盆中的假山有桥有岭,有泥俑站在岭上,对着天空放声长啸。等到凌霄花凋谢,深山里岁暮天寒之时,古松的本心才得以彰显。

逐句剖析

"有人独立空山":有人独立在空旷的山间,

"翠髯未觉霜颜老":那翠绿的松针未显苍老之态。

# 霜颜:饱经风霜的面孔,这里指古松。,翠髯:绿色的胡子,这里指古松枝叶繁茂。

"新香秀粒":古松虽小,却散发出清新香气,

"浓光绿浸":阳光照射下,松针浓密得如同浸在一片绿色之中,

"千年春小":历经千年却仍娇小可爱。

# 千年春小:历经千年而仍不见衰老。这是称颂古松。

"布影参旗":山野的古松,其树影如参旗分布,

"障空云盖":树冠像云一样遮蔽天空,

# 障空云盖:像云一样遮蔽天空。

"沉沉秋晓":树下仿佛进入黑沉沉、冷清清的秋天凌晨一般。

"驷苍虬万里":山野古松枝干粗大如苍龙欲腾飞万里,

# 苍虬:苍龙。,驷:古代指一车套四马。

"笙吹凤女":枝梢上仿佛能引来鸾凤停留其上曼声吟鸣,

# 凤女: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有吹萧引凤的故事,称弄玉为“凤女”,后世常用作咏公主的典故。,吹:一本作“飞”。

"骖飞乘、":车驾两旁的马仿佛也能在其上飞奔,

# 骖:古代指驾在车两旁的马。

"天风袅":高大的主枝直插云霄似能与天风相抗衡。

# 天风:高处的风。

"般巧":盆中古松这般小巧。

"霜斤不到":风霜打不着,斧头砍不到。

# 霜斤不到:风霜打不着,斧头砍不倒,形容古松之高大。

"汉游仙、":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

"相从最早":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

"皱鳞细雨":枝上鳞片苍老如细雨密布其上,

# 皱:一作皴,皮肤因受冻而裂开,这里指古松树皮裂开,像鱼鳞一样。

"层阴藏月":松针层叠,月光难以穿透,

"朱弦古调":盆松可爱而诱人,让人想要为其弹奏《风入松》这首古琴曲。

"问讯东桥":盆中的假山有桥有岭,

"故人南岭":有泥俑站在岭上,

"倚天长啸":对着天空放声长啸。

# 倚天长啸:一本无“长”字。

"待凌霄谢了":等到凌霄花凋谢,

# 了:一本作“后”。

"山深岁晚":深山里岁暮天寒之时,

"素心才表":古松的本心才得以彰显。

# 素心:本心,夙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咏物词。张斗墅即张蕴,为沿江制置使属官。词中“古松五粒”指的是张家的五株盆栽古松。词中围绕张斗墅家的古松盆景展开,上片将盆中古松的小巧可爱、清新翠绿,与山野古松的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作对比,表明二者各有千秋;下片着重刻画盆松纹理、枝叶等细节,以“朱弦古调”“倚天长啸”增添雅趣,并借岁暮时节凌霄花谢,反衬古松坚韧本色。全词通过细腻描绘与巧妙对比,生动展现古松盆景之美,表达了词人对其的赞美与喜爱,同时也暗含以松自比的傲然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对比盆栽古松与山野古松,描绘其形态各异的特征,刻画盆松细节,最后以岁暮环境衬托古松的坚韧,表达了对古松盆景的赞美与喜爱。

2. 写作手法

拟人:“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将盆中古松拟人化,把古松比作独立空山的人,“翠髯”“霜颜”等词赋予古松人的外貌特征,形象地写出古松虽历经沧桑却依旧郁郁葱葱的状态。化用:“朱弦古调”句化用唐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意,以“朱弦古调”来形容盆松可爱诱人,适宜文人雅士为其弹奏《风入松》古琴曲,增添了词作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对比:上片将盆中古松与山野古松作对比,盆松“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小巧可爱、青春娇美;山野古松“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高大雄伟、气势磅礴,突出了二者不同的形态特点。

3. 分段赏析

上片,词人巧妙地将盆栽古松与山野古松进行对比。“有人独立空山,翠髯未觉霜颜老”,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将盆中古松赋予人的姿态。盆景中怪石耸立如山,古松扎根其旁,宛如一人独立于空旷山野。这株古松虽历经千年岁月,松针却依旧翠绿茂密,不见丝毫老态。“新香秀粒,浓光绿浸,千年春小”进一步描绘盆中古松,它虽身形小巧,却散发着清新香气,阳光洒落,浓密的松针仿佛沉浸在一片浓绿之中,给人以青春蓬勃之感,全然不像是饱经沧桑的千年古树。转而描写山野古松,“布影参旗,障空云盖,沉沉秋晓”,与盆松同龄的山野古松,枝繁叶茂,树冠如巨大云盖遮蔽天空,树影斑驳,置身其下,仿佛踏入阴沉清冷的秋日凌晨。“驷苍虬万里,笙吹凤女,骖飞乘、天风袅”,山野古松枝干粗壮,如青色巨龙般气势磅礴,似要乘风翱翔万里,主枝直插云霄,与天风相抗,枝梢之上,仿佛有凤女吹奏笙箫,鸣声悠扬。对比之下,盆松胜在小巧玲珑,野松则以雄伟姿态夺人目光,二者各有千秋。下片紧扣题目,着重描写张斗墅家的古松盆景。“般巧。霜斤不到。汉游仙、相从最早”,词人先写盆松因小巧可爱,免去了被斧头砍伐的命运。词人说:见到了盆中的松树,我不由想到了汉代的赤松子。恐怕他是最早与松树作伴的仙人了。“皱鳞细雨,层阴藏月,朱弦古调”,盘松虽小巧,但细细观赏,盆松枝上鳞皮粗糙,纹理如同细雨密布,层层松针茂密交叠,连月光都难以穿透,与上片“浓光绿浸”相互呼应。“朱弦古调”一句,化用刘长卿《听弹琴》诗意,表明如此可爱的盆松,正适合文人雅士为其弹奏《风入松》这样的古琴曲。“问讯东桥,故人南岭,倚天长啸”从侧面描写盆景假山,盆景中设有东桥、南岭,岭上泥俑昂首向天,似在长啸,增添了景致的生动趣味。“待凌霄谢了,山深岁晚,素心才表”,当凌霄花凋谢,寒冬来临,古松却愈发精神抖擞,尽显坚韧本色,正所谓“岁寒见松柏之长青”。词人表面在咏松,实则借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自比,展现出傲然于世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文英《西平乐慢·中吕商过西湖先贤堂,伤今感昔,泫然出涕》

下一篇:宋·吴文英《霜天晓角·香莓幽径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