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初试花如梦":试着点燃寒食后新举之火,烂漫的春花如梦似幻,
# 新烟:即新火,寒食后新举之火。
"疑收楚峰残雨":巫山的雨云似乎在往回收敛,楚地山峰滴落的是残存的雨点。
# 残雨:即巫山云雨。,楚峰:即巫峰、巫山。
"茂苑人归":滞留在吴地繁茂林园的人已经归来,
# 茂苑:花木繁茂的苑囿。
"秦楼燕宿":在秦楼梁上借宿的是旧时的紫燕,
# 秦楼:即凤台,凤女台。传秦穆公为其女所建。在今陕西宝鸡县东。
"同惜天涯为旅":有同样的遭际,我们同病相怜,在天涯海角备费游子的苦辣辛酸。
# 惜:惺惺相惜。
"游情最苦":最苦是游子的情杯凄慘孤独。
"早柔绿迷津":最先发现柔嫩的绿茵迷失了行船的口岸,
# 迷津:指迷路。,柔绿:指春草春树。
"乱莎荒圃":杂乱的莎草布满荒芜的花圃。
# 乱莎荒圃:此指乱草荒芜了圃田,昔日所游之圃已成荒烟乱草之地。
"数树梨花":只有几株梨树,
"晚风吹堕半汀鹭":花朵儿开得缤纷烂漫,晚风轻拂,吹啊,吹啊,吹落的白鹭把沙汀占去了大半。
"流红江上去远":随着江水漂走的红花一瓣接着一瓣,江水催送着花瓣已流得很远,
"翠尊曾共醉":翠绿的酒杯曾经把我们相伴,
# 翠尊:绿杯。翠,深绿色。尊,古代酒具。亦作“樽”。
"云外别墅":醉意爬上了脸颊,别墅仿佛在云山之外。
"澹月秋千":淡淡的月色把秋千送到面前,
"幽香巷陌":大街小巷到处飘散幽香,
# 巷陌:街道。
"愁结伤春深处":伤春的深愁在聚结扩展。
"听歌看舞":无法挽留当年听歌看舞的美好时间。
"驻不得当时":如今无法挽留,
"柳蛮樱素":小蛮和樊素不再离散。
# 柳蛮樱素:化用白居易二妾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的典故,代指爱姬。
"睡起恹恹":睡意去后浑身乏力,心情仍然悒郁厌倦,
# 恹恹:悒郁懒怠的样子。
"洞箫谁院宇":只听得洞箫缓缓奏起洞箫,你来自谁家的庭院。
# 洞箫:管乐器名。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词,将天涯羁旅之感与思人之情融为一体。词人用笔曲折多变,以清丽词句、缠绵情致,娓娓道来天涯做客的孤寂,以及物是人非的凄苦。
2. 写作手法
化用:“柳蛮樱素”化用白居易二妾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的典故,将自己与爱姬的离别之苦和白居易与妾室的故事相联系,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失去爱人后的伤感和落寞。细节描写:“早柔绿迷津”“半汀鹭”“澹月秋千”“千陌万巷的幽香”等细节描写,细腻地展现了词人的情感和周围的环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上阕以“新烟初试”起笔,精准点出寒食清明时节。古时有寒食禁火、清明取榆柳新火的习俗,此时春烟袅袅,百花凋零,词人以“花如梦”描绘暮春之景,又借“楚峰残雨”暗喻苏州,暗含春光渐逝的惆怅。“如梦”“疑收”二语,既写出景色的朦胧虚幻,也委婉透露出词人对未来重逢尚存一丝希冀。“茂苑人归”三句,写词人重返苏州,却见伊人旧居人去楼空,唯有燕子栖息。异乡漂泊的词人,与秦楼之燕同是天涯羁旅,顿生同病相怜之感。“游情最苦”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对旅途愁苦的细致描摹。“早柔绿迷津”至“半汀鹭”数句,以“早”字强调春归匆匆,“柔绿迷津”既蕴含“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的离别愁绪,又暗含情缘断绝的伤感;昔日游赏的园圃如今荒草丛生,梨花被晚风吹落,与汀洲白鹭同飞,不见踪迹。梨花暗喻别离,呼应开篇“残雨”,让人联想到“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凄美,更添情人分别的痛楚。全段以景衬情,将旅途孤寂、暮春惆怅与怀人之情交融,尽显“游情最苦”。下阕“流红江上去远”直写爱姬离去,紧扣“去”字抒发离情。“翠尊曾共醉”二句,以逆笔回溯往昔,描绘二人于别墅中举杯同饮、自在欢愉的幸福时光。短短三句,今昔对照,尽显转折跌宕之妙。“澹月秋千”一韵,以平淡笔触写姬人离去后的伤感情怀,月下秋千、巷陌幽香,无不触动愁思,令人伤春怀远。“听歌看舞”一韵,再次追忆往日爱姬轻歌曼舞的美好场景,与“驻不得当时”形成强烈反差,笔锋一转回到现实,爱姬离去,昔日歌舞不再,繁华消散。词人化用白居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典故,以“柳蛮樱素”暗示佳人远去、欢乐不再。结尾“睡起恹恹,洞箫谁院宇”,刻画词人慵懒倦怠之态,“洞箫”呼应上文“歌舞”,“谁”字既叹姬人离去、歌舞凋零,更饱含对其深切思念,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词将伤春、怀人、感旧之情巧妙交织,通过今昔对比、虚实相生,展现出婉约词的独特韵味与深厚情感。
# 起二句写春暮风景,秀丽若奇花初胎。以燕喻客,寻常词意,用“茂苑”“秦楼”对语出之,顿不薄弱。“游情”句以下,“乱莎”、“柔绿”,极状荒凉,正写出游情之苦。下阕皆言情。“秋千”、“巷陌”,即当日共醉翠尊之地,而“淡月”、“幽香”,徒留想象,眼底之舞衫歌扇,已非昔之樊口蛮腰,况别院萧声,如怨如慕,益怅触伤春情绪矣。“愁结”句回应上文春暮之景,章法周密。
近代学者俞陛云评《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上一篇:宋·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下一篇:宋·吴文英《惜秋华·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