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弦一一起秋风":凄厉的商炫声如一阵阵秋风。
# 素弦:商弦,商属秋。
"写柔情、":写那柔情、
"都在春葱":全然倾注于春葱般手上。
# 春葱:女子洁白纤细的手指。
"徽外断肠声":徽音之外的悲哀的旋律,
# 徽:徽音,美好的乐声。
"霜霄暗落惊鸿":使秋天的鸿雁惊飞。
"低颦处、":时而低首皱眉、
# 颦:皱眉。
"剪绿裁红":满含红情绿意的缠绵之态。
# 剪绿裁红:指红花绿叶。
"仙郎伴、":丁宥相伴、
"新制还赓旧曲":新曲接旧曲,曲曲优美动听,
# 赓:连续。
"映月帘栊":在月夜下窗栊内共谱新曲,奏新声。
"似名花并蒂":夫妻恩爱如并蒂花迎春,
"日日醉春浓":天天沉醉在春天里。
"吴中":吴中。
"空传有西子":西施虽是古代著名美女,
"应不解、":但她不晓得、
"换徵移宫":弹奏音乐。
# 换徵移宫:指弹奏音乐。
"兰蕙满襟怀":而丁妾音乐旋律中富有优美高尚的情感,
"唾碧总喷花茸":诗才喷涌如花似碧。
# 花茸:用李煜《一斛珠》:“烂嚼花茸,笑向檀郎唾”之意,写夫妻嬉戏恩爱之状。,唾碧:化用《飞燕外传》所载的婕妤言飞燕唾吐如石上花的典故,赞丁妾口唾如花的诗才。
"后堂深、":在深深的后堂内、
"想费春工":费尽心力作曲、弹琴、吟诗、作赋。
"客愁重、":我愁绪满怀、
"时听蕉寒雨碎":时时听到雨打芭蕉的音响,
"泪湿琼钟":当听到丁妾的商弦秋声,泪湿潸潸。
# 琼钟:指古代美好的音乐。
"恁风流也称":可谓风流之至,
"金屋贮娇慵":丁宥金屋藏娇。
# 金屋:用汉武帝幼时对阿娇公主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的典故。后泛指给心爱女人住的屋宇,或女子居室的美称。
南宋词人
吴文英(1212?~1266?),南宋词人。字君特,号梦窗、觉翁,与周密(号草窗)并称“二窗”。四明(今浙江宁波)人。毕生不仕,以布衣出入侯门,充当幕僚。吴文英以词著名,知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或表现上层的豪华生活,或抒写颓唐感伤的情绪。讲究字句工丽,音律和谐,并喜堆砌典故词藻,常使词意晦涩。著有《梦窗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高山流水》是南宋吴文英所作的词。也是一首酬赠词。全词围绕丁基仲侧室展开,通过细腻笔触展现对这位女子才艺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烘托:“映月帘栊”描绘月下美景,烘托出夫妻的似水柔情;“客愁重”“雨打芭蕉”“寒”等通过描写作者的客愁和环境氛围,烘托出丁妾音律的感染力。化用:多处化用前人诗句和典故,如“徽外断肠声”化用王粲《公燕》“管弦发徽音,曲度清且悲”,强调乐声之悲;“霜霄暗落惊鸿”化用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既写音乐感染力又形容丁妾体态轻盈;“兰蕙满襟怀”化用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象征丁妾音乐中富有优美高尚的情感。比喻:“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把丁妾的玉指比作春葱,将夫妻比作名花并蒂,形象地写出了丁妾的美丽和夫妻间的恩爱。对比:“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吴中虽传颂西施绝色,然其未通音律之道,反观丁妾,才艺双全,更胜一筹。
3. 分段赏析
“素弦一一起秋风”:起句以琴弦震颤的视觉动态切入,通过“素弦”(商弦,属秋声)与“秋风”的意象叠加,既点明时令,又暗喻琴音的凄清。叠字“一一起”强化了琴弦震颤的节奏感,赋予音乐以生命律动。此句以通感手法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奠定全词清冷哀婉的基调。“写柔情、都在春葱”:“春葱”喻指丁妾纤白如玉的手指,化抽象情思为具象形态。通过“写柔情”的拟人化表达,将琴声的婉转与演奏者的情态交融,展现音乐与人物情感的共生关系。此句以视觉美强化听觉意境,体现吴文英“词中李商隐”的婉约特质。“徽外断肠声,霜霄暗落惊鸿”:“徽外”指琴音超脱常规的哀婉,“断肠声”直击听者情感。下句化用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之典,既暗喻琴音之清越惊心,又以“霜霄暗落”的物理效应强化乐声的穿透力,形成视听联动的艺术效果。“低颦处、剪绿裁红”:“低颦”捕捉演奏者表情的瞬间变化,“剪绿裁红”以植物色彩的明暗交替隐喻琴韵的冷暖流转。此句通过“微表情—动作—旋律”的三重映射,展现丁妾技艺与情感的高度统一,堪称“以形写声”的典范。“仙郎伴、新制还赓旧曲,映月帘栊”:转写丁基仲与妾室的艺术互动。“新制赓旧曲”体现音乐创作的传承与创新,“映月帘栊”以月色烘托伉俪情深。时空交错的叙事手法,将私人雅趣升华为诗意化的精神栖居。“似名花并蒂,日日醉春浓”:结句以并蒂花象征夫妻恩爱,“日日醉春浓”通过叠词强化情感浓度。此句以植物意象收束全篇,将音乐感染力转化为永恒的情感象征,完成从听觉到视觉的意境升华。“吴中。空传有西子,应不解、换徵移宫”:下片以地域文化对比凸显丁妾才艺。“换徵移宫”指音律转换,反用西施典故解构传统美人符号,确立丁妾“才艺型女性”的新形象,体现词人突破审美定式的创作意识。“兰蕙满襟怀,唾碧总喷花茸”:“兰蕙”化用屈原《离骚》香草意象,象征音乐中的高洁情操;“唾碧喷花茸”糅合李煜词句与宫廷嬉戏典故,既写诗才喷涌,又暗喻夫妻恩爱。典故重构展现词人化旧为新的语言功力。“后堂深、想费春工”:“春工”喻指艺术创作的匠心独运,通过空间叙事(后堂)与时间意象(春工)的叠加,暗示丁氏夫妇在音乐、诗词创作上的深厚积淀,为下文抒情铺垫。“客愁重、时听蕉寒雨碎,泪湿琼钟”:笔锋陡转至客居愁绪,“蕉寒雨碎”以凄凉雨声呼应开篇秋风,“泪湿琼钟”将听觉(钟声)与触觉(泪湿)通联,形成多维度的情感共振,深化全词的情感张力。“恁风流也称,金屋贮娇慵”:终句以“金屋藏娇”典故收束,既赞丁氏夫妇的风流雅致,又暗含对世俗审美(重色轻才)的微妙讽刺。叠用历史典故与现实场景,实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交融。
4. 作品点评
整首词始终围绕词题,着重刻画丁基仲侧室在丝桐演奏、赋诗吟咏方面的深厚造诣,以及她精通音律、擅歌舞的绝佳才艺。作者巧妙运用多种人物与典故作比,以丰富意象设喻,将其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这首词写把酒听琴,极赞佳人琴艺。词中用映衬手法多层次地表现琴艺之妙。
不详中华饮食文化学会副理事长徐海荣《中国社会生活文库·中国酒事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