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nán
shū
yuàn
sān
shí
yǒng
sān
shí

朝代:宋作者:张栻浏览量:2
shuì
jiào
西
shān
yuè
zhèng
píng
xiāng
duàn
xiǎo
liáng
shēng
yuán
zhōng
zhǐ
zhī
rén
zuò
jīn
fēng
jǐng
shēng

译文

睡醒后看到西山上方的月亮正好处于水平位置,荷花的香气连绵不断,清晨的凉意渐渐产生。园中的一只仙鹤好像知晓人的心意,已经发出秋风警示白露的声音。

逐句剖析

"睡觉西山月正平":睡醒后看到西山上方的月亮正好处于水平位置,

"荷香不断晓凉生":荷花的香气连绵不断,清晨的凉意渐渐产生。

"园中只鹤知人意":园中的一只仙鹤好像知晓人的心意,

# 只:缪刻本、康熙本、四库本作双。

"已作金风警露声":已经发出秋风警示白露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三十)》是宋代张栻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晨起时的情景,诗人睡醒,见西山月正平,荷香阵阵,晓凉渐生,园中鹤似知人意,传来秋风警露之声。以自然流畅的语言白描出景,借景抒情。首句点明睡醒所见之月,奠定静谧基调;次句从嗅觉与触觉描绘荷香、晓凉,营造清幽氛围;后两句赋予园中鹤以人意,增添灵动。整首诗以自然的风格,通过对书院清晨景色的描写,传达出诗人悠闲的心境及对书院生活与自然景致的喜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张栻(1133~1180),南宋文学家、理学家。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绵竹(今属四川)人,徙居衡阳(今属湖南)。他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主要成就在理学方面。二十三岁时,其理学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写下《悫斋铭》。绍兴三十一年,拜理学大师胡宏为师,深入学习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他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知先行后、学贵力行、明理居敬。其诗风清新隽永,颇具哲理,时见理趣。主要作品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该诗为张栻所写。乾道元年(1165年),张栻随父张浚定居长沙,并在妙高峰下创建城南书院。1167年朱熹来访开展“朱张会讲”,在此书院讲学期间,张栻为记录书院建设理念,为理学传播提供文学载体,同时展现书院环境的清幽雅致,创作了该组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睡觉西山月正平”一句,描绘诗人睡醒后看到西山之月正处于水平位置。此句点明时间为清晨,通过写月的位置,营造出静谧的氛围,暗示诗人醒来时的宁静心境。“荷香不断晓凉生”,从嗅觉和触觉角度描绘,荷花香气袅袅不绝,清晨的凉意缓缓袭来,荷香与晓凉交织,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幽宜人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对眼前美好景致的喜爱。“园中只鹤知人意”,赋予园中孤鹤以人的情感,仿佛它能知晓诗人心意,使画面增添一份灵动与亲切,也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感。“已作金风警露声”,借鹤发出的声音,点明季节已至秋季,“金风警露”暗示秋天的到来,增添了画面的季节感,同时传达出时光流转的淡淡思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栻《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栻《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