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nán
shū
yuàn
sān
shí
yǒng
èr

朝代:宋作者:张栻浏览量:1
xīn
zhú
chéng
lín
jiāo
qīng
shēn
chù
yǒu
chán
míng
wǎn
liáng
gèng
jué
cháng
jìng
rào
huā
dài
yuè
míng

译文

新长的竹子已成片成林,芭蕉叶一片青翠,隔断用的篱笆的深处,有蝉在鸣叫。傍晚的凉爽让人更觉得长堤十分安静,自己独自绕着荷花漫步,等待月亮升起。

逐句剖析

"新竹成林蕉叶青":新长的竹子已成片成林,芭蕉叶一片青翠,

"隔篱深处有蝉鸣":隔断用的篱笆的深处,有蝉在鸣叫。

# 鸣:原作乌,据缪刻本、康熙本、四库本改。

"晚凉更觉长堤静":傍晚的凉爽让人更觉得长堤十分安静,

"自绕荷花待月明":自己独自绕着荷花漫步,等待月亮升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其二)》是南宋诗人张栻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城南书院的景致,新竹已成林,芭蕉叶青翠,隔篱深处有蝉鸣,傍晚的凉意更觉长堤宁静,诗人独自在荷花边徘徊等待月亮升起。诗中运用白描手法,将新竹、蕉叶、蝉鸣、长堤、荷花、月色等景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对书院景色的喜爱和闲适的心境。诗句语言质朴自然,通过对景物的细致刻画,传递出宁静恬淡的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理学家

张栻(1133~1180),南宋文学家、理学家。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绵竹(今属四川)人,徙居衡阳(今属湖南)。他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其主要成就在理学方面。二十三岁时,其理学思想已初步形成,并写下《悫斋铭》。绍兴三十一年,拜理学大师胡宏为师,深入学习程颢、程颐的哲学思想。他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知先行后、学贵力行、明理居敬。其诗风清新隽永,颇具哲理,时见理趣。主要作品有《论语解》《孟子说》《南轩集》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乾道元年(1165年),张栻跟随父亲张浚在长沙定居,在妙高峰下创办了城南书院。这组诗创作于他在书院讲学的时候,当时恰逢朱熹前来拜访,开展“朱张会讲”(1167年)。诗中记录了书院的建设理念,为理学的传播提供了文学方面的载体,也展现出书院环境的清幽雅致。本诗为组诗中第二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新竹成林蕉叶青,隔篱深处有蝉鸣”,此句描绘出书院夏日的景致。新竹已然长成竹林,芭蕉叶舒展着青翠的颜色,隔着篱笆的深处,传来蝉儿的鸣叫声。“成林”显出竹子的繁茂,“叶青”透着芭蕉的生机,而蝉鸣则为这静景添了几分声响,动静相衬,让书院的景致更显鲜活,也透着一股清幽之气。“晚凉更觉长堤静,自绕荷花待月明”,写傍晚时分的情景。傍晚的凉意袭来,更让人觉得长堤格外宁静,诗人独自绕着荷花漫步,等待着月亮升起。“晚凉”带来舒适的体感,“长堤静”强化了环境的清幽,“自绕”“待月明”则将诗人闲适的心境融入其中,仿佛他与这荷花、月色融为一体,尽显悠然自得的意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栻《五士游岳麓图》

下一篇:宋·张栻《喜雨呈安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