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ōu
shēng
lán
huā
·
·
bān
shè
diào

朝代:宋作者:张先浏览量:1
céng
bié
chéng
kāng
mín
dào
jīn
zhēng
biān
dōng
fēng
shí
èr
nián
chóng
lái
què
yōng
zhū
hóu
bǎo
dài
chuí
jīn
zhào
róng
rén
qīng
zhá
qiān
jiā
chūn

译文

我曾担任吴地通判,治理百姓,使风俗淳厚安康。百姓至今仍在歌颂,仍觉赞颂不够。当年乘着帝王车驾挥鞭离去。转眼东风已吹过十二个春秋。如今重返故地,却已身披诸侯般的仪仗与荣耀。腰佩宝带,鱼符垂金,光彩映照大地。和煦之气浸润人心。清澈的霅溪畔千家万户如沐春风。

逐句剖析

"曾居别乘康吴俗":我曾担任吴地通判,治理百姓,使风俗淳厚安康。

"民到于今歌不足":百姓至今仍在歌颂,仍觉赞颂不够。

"骊驭征鞭":当年乘着帝王车驾挥鞭离去。

"一去东风十二年":转眼东风已吹过十二个春秋。

"重来却拥诸侯骑":如今重返故地,却已身披诸侯般的仪仗与荣耀。

"宝带垂鱼金照地":腰佩宝带,鱼符垂金,光彩映照大地。

"和气融人":和煦之气浸润人心。

"清霅千家日日春":清澈的霅溪畔千家万户如沐春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偷声木兰花·般涉调》是北宋词人张先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以张先自己的仕宦经历为主题,上阕写往昔在湖州任通判时造福百姓,深受爱戴,离开已有十二年之久;下阕写如今重返湖州任职,地位显赫,且带来祥和之气,使当地百姓如沐春风。词作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通过往昔与重来的情景对照,生动展现了作者与湖州的深厚渊源以及再次为官此地的功绩。整体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过往政绩的欣慰,也流露出此次归来造福一方的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曾居别乘康吴俗。民到于今歌不足”,回忆往昔曾在湖州任通判,造福一方百姓,以至于百姓至今仍对其歌颂不已,通过侧面描写百姓的态度,生动展现出作者当年为官时的卓越政绩和深受爱戴的形象;“骊驭征鞭。一去东风十二年”,描绘自己骑马挥鞭离去,时光飞逝,如今已过去十二年,此句以简洁的笔触,蕴含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下阕“重来却拥诸侯骑。宝带垂鱼金照地”,写再次回到湖州时已身份显赫,拥有众多随从,身上的配饰闪耀夺目,通过对归来时排场的描写,突出地位的变化;“和气融人。清霅千家日日春”,则体现出作者归来后带来的和谐氛围,让湖州千家万户如同沐浴在春日暖阳中,表达了作者再次为官此地,希望能继续造福百姓,以及对当地百姓的关怀之情,同时以景衬情,用“日日春”的美好景象展现出当地和谐美好的生活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先《醉眠亭》

下一篇:宋·张先《浣溪沙·中吕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