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别意":在溪边山间充满离别之意,
"烟树去程":烟雾笼罩的树林是离去的前程,
"日落采蘋春晚":夕阳西下,采摘浮萍的春日已近傍晚。
"欲上征鞍":想要登上远行的马鞍,
"更掩翠帘":再放下翠绿的帘子,
"回面相眄":转过脸来相互凝视。
# 相眄:相视、顾盼。
"惜弯弯浅黛长长眼":怜惜那弯弯的眉毛和长长的眼睛,
# 浅黛:淡淡的眉毛。
"奈画阁欢游":无奈在画阁中的欢乐游玩,
"也学狂花乱絮轻散":也像狂花乱絮一样轻易飘散。
"水影横池馆":水中的影子横在池边的馆舍。
"对静夜无人":面对寂静的夜晚没有其他人,
"月高云远":月亮高悬,云彩遥远。
"一饷凝思":一会儿凝神思考,
# 一饷:一会儿。
"两袖泪痕还满":两袖的泪痕还是满的。
"难遣恨":难以排遣心中的愁恨,
"私书又逐东风断":那私人的书信又随着东风飘散断绝了。
# 断:指断绝音讯。,私书:剩下的书信,此指情书。
"纵梦泽层楼万丈":就算梦泽那高耸万丈的层楼,
# 丈:一作尺。,梦泽:一作西北。
"望湖城那见":站在上面眺望湖城,又哪里能看得见思念之人呢。
# 见:一作儿。,湖:一作重。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1. 分段赏析
上片:“溪山别意,烟树去程,日落采蘋春晚”,描绘了一幅溪山之间充满离别氛围的画面,烟雾笼罩的树林是离去的前程,夕阳西下,采摘浮萍的春日已近傍晚,渲染出一种凄凉、忧伤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离别的基调。“欲上征鞍,更掩翠帘,回面相眄”,细致地刻画了女子在离别时的矛盾心理,她想要登上远行的马鞍,却又再次掩上翠绿的帘子转过脸,表现出她对离别的不舍和对眼前之人的眷恋。“惜弯弯浅黛长长眼”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容貌,通过对眉毛和眼睛的描写,增添了几分怜惜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女子容貌的美丽。“奈画阁欢游,也学狂花乱絮轻散”,将女子的命运比作狂花乱絮,轻易飘散,形象地表现出女子在离别后的孤独和无助,也暗示了她的命运如同这狂花乱絮一样飘忽不定。下片:“水影横池馆。对静夜无人,月高云远”,描绘了一幅静夜的画面,水中的影子横在池边馆舍,面对寂静的夜晚没有其他人,月亮高悬云彩遥远,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氛围,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相思之苦。“一饷凝思,两袖泪痕还满”,一会儿凝神思考,两袖的泪痕还是满的,生动地表现出女子在离别后的思念之情,泪水湿透衣袖,可见她内心的痛苦之深。“难遣恨,私书又逐东风断”,进一步说明了原因,私人书信随着东风断绝,无法传递自己的思念,增添了她的痛苦和无奈。“纵梦泽层楼万丈”,词句中“层楼万丈”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为了能够看到思念之人所想象出的极高楼层,表现出主人公的努力和执着。“望湖城那见”,词句中“湖城”是思念之人所在或与对方有关的地方。尽管站在想象中的高楼上眺望,却依然看不到对方,“那见”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这种绝望和无奈,进一步深化了相思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