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断送韶华":愁肠寸断,只为那逝去的美好春光。
"为惜杨花":都因爱惜这漫天杨花。
"雪球摇曳逐风斜":像雪球般摇曳着,随风斜斜飘洒。
"容易著人容易去":轻易地沾上身,又轻易地离去,
"飞过谁家":不知要飞落到哪户人家。
"聚散苦咨嗟":相聚又离散,总让人苦苦叹息。
"无计留他":却没有办法将这春光、这杨花留住。
"行人洒泪滴流霞":远行的人洒下泪水,滴落在杯中的流霞酒里。
"今日画堂歌舞地":今天还是画堂之上歌舞喧闹的地方,
"明日天涯":到了明天,便已各自走向天涯。
北宋词人
张先(990~1078),北宋词人。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天圣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乡间。张先的词,风格清婉,语言工巧,与柳永齐名。其词内容多写男女之情,大多感情真挚,表现手法细腻新颖。他善写物影,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因词中喜用“影”字,而得“张三影”美名。代表作品有《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一丛花令·伤春怀远几时穷》《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等。有诗文辑本《安陆集》1卷、词集《张子野词》2卷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写杨花摇曳随风、易来易去的景象,及画堂歌舞地转眼天涯,展现了离别之痛,表达了对韶华易逝与聚散无常的怅惘。
2. 分段赏析
上阕以“肠断送韶华”起笔,便将一腔惜春的悲戚倾泻而出,美好的青春年华如流水逝去,怎不令人肝肠寸断。“为惜杨花。雪毬摇曳逐风斜。”而这份怅惘,又与“惜杨花”紧密相连,那如“雪毬”般洁白轻盈的杨花,在风中摇曳飘转,姿态娇弱却难掩漂泊之态。“容易著人容易去”一句,道尽杨花的特性:它轻易便沾染在人身上,却又转瞬即逝,最终“飞过谁家”,不知飘落向何处,既写尽杨花的飘忽无定,也暗喻着美好事物的留不住,字里行间满是对转瞬即逝之美的叹惋。下阕则由杨花的聚散,延伸至人生的离合。“聚散苦咨嗟”直抒胸臆,人生的相聚与别离,总让人徒自叹息,却“无计留他”,终究无法挽留逝去的一切。“行人洒泪滴流霞”,以行人泪落如霞的意象,将离别之痛具象化,泪水与晚霞交融,既是眼前景,亦是心中情,悲戚中带着几分凄艳。末句“今日画堂歌舞地,明日天涯”,更是将这种无常推到极致:今日还在画堂之上歌舞相聚,明日便可能天各一方,道尽人生聚少离多的无奈,与上阕杨花的漂泊相呼应,让整首词的怅惘之情余韵悠长。
下一篇:宋·张先《采桑子·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