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水相通":天空和水面相连,
"舟行去不穷":小船行驶仿佛没有尽头。
"无人能缩地":没有人能够施展缩地的法术,
"何术可分风":又有什么办法可以分开风浪呢。
"宿雾凝深黑":昨夜的雾气凝结,显得深沉黑暗,
"朝曦浴嫩红":早晨的阳光沐浴着湖面,呈现出嫩红色。
"四山千里远":四周的山峦遥远绵延千里,
"晴晦已难同":天气的晴朗和阴晦已经很难相同了。
北宋史学家
刘攽(1023~1089),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一作贡夫、赣父,号公非,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庆历进士,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曾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地方官,官至中书舍人。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一生潜心史学,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专任汉史部分,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其诗语言平易朴实,简洁流畅,而含义深厚;写景丰富多彩,含蓄有致,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著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诗话》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天与水相通,舟行去不穷”,描绘了巢湖水天相接的壮阔景象,“相通”一词形象地表现了天空和水面的融合,“去不穷”则强调了小船行驶在湖面上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一种开阔、深远的感觉。颔联“无人能缩地,何术可分风”,由景及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无人能缩地”体现了诗人对距离和空间的无奈,“何术可分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控制风浪的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颈联“宿雾凝深黑,朝曦浴嫩红”,描绘了巢湖上晨雾和朝曦的色彩变化。“宿雾凝深黑”写出了昨夜雾气的浓重和深沉,“朝曦浴嫩红”则描绘了早晨阳光洒在湖面上呈现出的嫩红色,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巢湖在不同时刻的美丽景色。尾联“四山千里远,晴晦已难同”,描绘了四周山峦在晴晦不同天气下的景象。“四山千里远”写出了山峦的遥远和绵延,“晴晦已难同”则表达了天气变化对山峦景象的影响,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进一步体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变化无常。
上一篇:宋·刘攽《答吴侍郎寄陕府》
下一篇:宋·刘攽《拟古六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