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ù
xià​

朝代:宋作者:刘攽浏览量:2
bǎi
fāng
chūn
wéi
jiā
shù
chéng
shàng
zhī
xià
xiāng
cháo
yǐng
huán
jiē
fēng
qīng
liáng
zhòng
xiāng
guān
guān
biàn
míng
qín
yǎo
yǎo
fēi
dié
shén
xiān
yǒu
jìng
jìng
xīn
qiè
wàn
yóu
shì
yīn
cùn
jǐng
jié
yòng
kuī
pán
táo
cāng
míng
dàn
zhōu

译文

百花已随春天远去,美好的树木却长满浓密的叶子。上层的枝条与下层相映衬,晨光中的树影到傍晚仍相连。微风送来清凉,浓重的露水浸润着芬芳。鸟鸣声此起彼伏,一只孤蝶远远飞过。神仙之境哪里比得上这里,这幽静的环境让我心满意足。即便长久地享受树荫,短暂的时光也仿佛历经劫难般珍贵。何必去窥探仙界的蟠桃,浩瀚的大海令人畏惧行舟。

逐句剖析

"百芳与春违":百花已随春天远去,

"嘉树成密叶":美好的树木却长满浓密的叶子。

"上枝下相副":上层的枝条与下层相映衬,

"朝影暮还接":晨光中的树影到傍晚仍相连。

"徐风气清凉":微风送来清凉,

"重露香浥裛":浓重的露水浸润着芬芳。

"关关变鸣禽":鸟鸣声此起彼伏,

"杳杳飞孤蝶":一只孤蝶远远飞过。

"神仙彼何有":神仙之境哪里比得上这里,

"静境我心惬":这幽静的环境让我心满意足。

"万期犹视荫":即便长久地享受树荫,

"寸景疑度劫":短暂的时光也仿佛历经劫难般珍贵。

"何用窥蟠桃":何必去窥探仙界的蟠桃,

"沧溟惮舟楫":浩瀚的大海令人畏惧行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树下》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诗作。此诗前半描绘春去夏来,树木枝叶繁茂的景象,写清风徐来、重露飘香、禽鸟啼鸣、孤蝶飞舞,展现出树下清幽静谧之景;后半则由景生情,诗人在此静境中感悟到内心的惬意,表达出对超脱宁静境界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纷扰的释然。全诗以细腻笔触勾勒自然景致,借景抒怀,展现出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史学家

刘攽(1023~1089),北宋史学家。字贡父,一作贡夫、赣父,号公非,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庆历进士,为州县官二十年,迁国子监直讲,曾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为地方官,官至中书舍人。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一生潜心史学,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专任汉史部分,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其诗语言平易朴实,简洁流畅,而含义深厚;写景丰富多彩,含蓄有致,给人以清美的艺术享受。著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百芳与春违,嘉树成密叶”两句描绘季节更迭之景。“百芳与春违”点明百花凋零、春去的事实,以简洁笔触勾勒出时光流转带来的变化;“嘉树成密叶”则写美好的树木在此时枝叶繁茂,与凋零的百花形成鲜明对比,一枯一荣,暗示自然万物兴衰交替,为全诗奠定写景基调。​“上枝下相副,朝影暮还接”继续描写树木形态。“上枝下相副”写出树枝相互映衬、错落有致的状态,展现出树木生长的繁茂与和谐;“朝影暮还接”通过描述树木影子从早到晚相接相连,从时间维度进一步烘托出树木枝叶的浓密,侧面表现出树之高大,也营造出一种静谧悠长的氛围。​“徐风气清凉,重露香浥裛”着力刻画树下的独特感受。“徐风”一词生动地描绘出微风轻柔、缓缓吹拂的姿态,给人带来清凉之感;“重露香浥裛”则描写浓重的露水散发着芬芳,浸润着周围的一切,“香”字巧妙地调动嗅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充满清新气息的树下,视听嗅觉相结合,使画面更加鲜活。​“关关变鸣禽,杳杳飞孤蝶”聚焦树下的动态景致。“关关变鸣禽”以拟声词“关关”生动地模拟禽鸟啼鸣之声,“变”字暗示鸟鸣声不断变化,展现出禽鸟在枝头活跃的状态;“杳杳飞孤蝶”描绘一只蝴蝶翩翩飞舞、渐渐远去的情景,“杳杳”既写出蝴蝶飞行时轻盈缥缈的姿态,又营造出一种孤寂悠远的意境,一动一静,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神仙彼何有,静境我心惬”由景入情,直抒胸臆。“神仙彼何有”以反问语气,表达出在诗人眼中,所谓神仙的境界也不过如此;“静境我心惬”直接点明在此静谧的环境中,自己内心感到十分惬意满足,将诗人对眼前宁静之境的喜爱和享受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万期犹视荫,寸景疑度劫”运用夸张与想象,深化情感表达。“万期犹视荫”夸张地说即使历经漫长岁月,在这树荫下也感觉短暂,极言环境之静谧舒适;“寸景疑度劫”则表示在这片刻时光里,仿佛经历了无数劫难,一短一长,通过强烈的对比,突出诗人沉浸于静境时对时间独特的感知,进一步强化了静境对诗人心灵的震撼。​“何用窥蟠桃,沧溟惮舟楫”以反诘收束全诗。“何用窥蟠桃”意思是何必去追寻传说中能让人长生不老的蟠桃,“沧溟惮舟楫”指出大海波涛汹涌,渡海寻找蟠桃充满艰难险阻,诗人借蟠桃、沧溟等意象,表明眼前树下的宁静之境已让自己满足,无需再去追求虚幻的长生或经历艰难的探索,体现出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刘攽《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五》

下一篇:宋·刘攽《秋尽野次 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