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玉黏枝细":像栗玉般的花苞黏在细枝上,
"青云翦叶齐":青如云彩的叶子像修剪过一样整齐。
# 翦:一作剪。
"团团岩下桂":岩石下的桂树长得圆整,
"表表木中犀":是树木中出众的木犀。
"江树风萧瑟":江边的树木在风中发出萧瑟之声,
"园花气惨悽":园里的花儿气息凄楚。
# 悽:一作恓。
"浓薰不如此":再浓郁的香气也比不上它,
"何以慰幽栖":拿什么来慰藉隐居的生活呢。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1. 写作手法
渲染:“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悽”描绘了秋风拂过江边树木带来萧瑟之感,园中群花在秋风中气息显得凄清哀婉。此联通过渲染秋风萧索、众花凄惨的氛围,为岩桂的出场提供了深沉的背景,反向烘托岩桂在逆境中仍能保持芳华与浓香的坚韧品格。
2. 分段赏析
首联“栗玉黏枝细,青云翦叶齐”以精巧的比喻描绘桂花形态。“栗玉”形容金黄花苞如碎玉缀枝,突出其细腻光润;“青云剪叶”以剪裁青云喻桂叶青翠整齐,一“剪”字凝练展现枝叶的工整疏密。两句通过视觉感受与动态想象,勾勒出桂花洁净玲珑的初绽之态。颔联“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进一步刻画岩桂。“团团”既摹岩桂簇拥的繁盛形态,又暗含亲和温润之感;“表表”直言其卓然超群,“木中犀”以犀角之珍贵隐喻桂花的内在价值。双叠词强化形象,揭示桂花虽处山岩却葆有高洁禀赋的特质。颈联“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悽”陡转苍凉之境。秋风摧折江边树木,园中百花凋零萎靡,“萧瑟”“惨悽”以凄清物象与衰颓气息,反衬下文桂花的坚韧。尾联“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收束于桂香的精神慰藉。“浓薰”极写其香之醇厚悠远,“不如此”以否定句式强调无可替代性;“慰幽栖”道出核心情感,隐居于幽僻之地的诗人,唯借此馨香获得心灵的安顿与共鸣。
上一篇:宋·曾几《寓轩》
下一篇:宋·曾几《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