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朝代:宋作者:曾几浏览量:1
chì
shí
guò
qīng
fēng
chǔ
xún
jīng
shū
liáo
zhěn
guā
màn
chén
lán
jìng
jìng
máo
shēn
yòu
shēn
yán
zhēng
nǎi
gèng
fēn
yīn

译文

这烈日炎炎的天气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呀,连一点儿清凉的风都无处寻觅。将阅读的书卷杂乱无章地扔在床上,然后躺在上面,享受着过凉水的瓜果,真是酣畅淋漓。佛寺中一片安静,茅屋处在深处。暑气像这样蒸腾时,更想着真的要更加珍惜时间啊。

逐句剖析

"赤日几时过":这烈日炎炎的天气什么时候才能过去呀,

# 赤日:指红色的太阳、烈日。

"清风无处寻":连一点儿清凉的风都无处寻觅。

"经书聊枕籍":将阅读的书卷杂乱无章地扔在床上,然后躺在上面,

# 枕籍:物体纵横相枕而卧。言其多而杂乱。

"瓜李漫浮沉":享受着过凉水的瓜果,真是酣畅淋漓。

"兰若静复静":佛寺中一片安静,

# 兰若:梵语音译词。指林中寂静处;佛寺。

"茅茨深又深":茅屋处在深处。

# 茅茨: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

"炎蒸乃如许":暑气像这样蒸腾时,

# 炎蒸:暑热熏蒸。

"那更惜分阴":更想着真的要更加珍惜时间啊。

# 惜分阴:时间。分阴,影移动一分的时间。指极短的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暑》是唐代诗人曾几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点明夏日酷热与无风的困境,通过“炎热”与“清凉”的对比,奠定全诗寻求凉爽的基调。颔联“经书聊枕籍”化用陶潜“倚南窗以寄傲”之趣,竹影摇窗伴卷轴;任瓜果浮沉于清凉泉水,恰似禅者观心于万象纷纭。颈联在蝉噪林逾静的辩证中,见得“心远地自偏”的真谛。​​尾联​​“掬流光”将时间具象化,“枕松风”借自然物象,表达对当下生活的珍视与满足。全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环境与生活细节的白描手法,铺展闲适情趣画卷,传递超然物外的生活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曾几(曾幾)(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谥文清。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后徙居河南(今河南洛阳)。历任广西转运判官及江西、浙西提刑,因主张抗金被秦桧排斥。后官至敷文阁待制,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其诗曾学江西诗派,中年后诗风变化,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也有悲愤时事之作,风格清峻。他对杜甫、黄庭坚等备极推崇,被后人归入江西诗派。清人辑有《茶山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夏日的五言律诗。全诗以夏日为背景,通过环境与生活细节的白描手法,铺展闲适情趣画卷,传递超然物外的生活智慧。

2. 分段赏析

首联“赤日几时过”如焦灼蝉鸣叩问时光,“清风无处寻”暗合佛家“本来无一物”之谛,在暑气蒸腾中反衬心静自生凉的修行境界。颔联“经书聊枕籍”化用陶潜“倚南窗以寄傲”之趣,竹影摇窗伴卷轴;“瓜李漫浮沉”则暗藏《世说》“看取莲花净”的隐逸智慧,任瓜果浮沉于清凉泉水,恰似禅者观心于万象纷纭。颈联叠用“静”字,如钟磬余韵,既摹兰若禅院幽寂,又显茅茨士子澄明心境。此“双静”写法暗合司空图“落花无言”之妙,在蝉噪林逾静的辩证中,见得“心远地自偏”的真谛。尾联“炎蒸乃如许”如醍醐灌顶,将酷暑煎熬转化为惜取流光的警策,既承陶令“及时当勉励”的进取,又暗藏佛家“白驹过隙”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曾几《返魂梅》

下一篇:宋·曾几《雪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