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ǎng
广
líng
èr
·
·
yùn
yóu
píng
shān
táng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dòng
gāo
kāi
jiān
jìn
shù
jiā
chù
diāo
lán
shān
hǎi
shàng
qīng
luó
yuǎn
tiān
zhuǎn
jiāng
nán
kuān
kǎn
yōu
huā
qiǎn
lèi
fēng
zhī
qīng
jiǔ
zhǎng
wēi
lán
yóu
rén
ruò
lùn
dēng
lín
měi
zuò
huái
dōng
guān

译文

高大的楼阁矗立于古寺之间,雕栏环绕,将周遭美景尽揽其中。远山如青螺浮于海上,江南的天空似碧玉般澄澈辽阔。细雨浸润幽花,如同清浅的泪水,清风拂过酒杯,泛起细微的涟漪。若论登高览胜之美,此处当属淮东第一胜景。

逐句剖析

"栋宇高开古寺间":高大的楼阁矗立于古寺之间,

"尽收佳处入雕栏":雕栏环绕,将周遭美景尽揽其中。

"山浮海上青螺远":远山如青螺浮于海上,

"天转江南碧玉宽":江南的天空似碧玉般澄澈辽阔。

"雨槛幽花滋浅泪":细雨浸润幽花,如同清浅的泪水,

"风卮清酒涨微澜":清风拂过酒杯,泛起细微的涟漪。

"游人若论登临美":若论登高览胜之美,

"须作淮东第一观":此处当属淮东第一胜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广陵五题(其二·次韵子由题平山堂)》乃北宋诗人秦观之手笔,是一首韵味悠长的七言律诗。首联,诗人置身于巍峨古寺的怀抱,举目四望,周遭美景如画卷般铺展,皆被精致的雕栏温柔揽入怀中。颔联继而拓宽视野,将山川的雄浑与天空的辽阔描绘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颈联笔锋一转,细腻勾勒雨中花朵的娇羞与酒盏中微波轻漾的景致,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细微之美的深深眷恋。至尾联,诗人以诚挚之语,邀请四方游客共赏此番美景,其内心对自然之美的颂扬与推崇,不言而喻。此诗不仅是对古寺及其周遭风光的颂歌,更是诗人对大自然无限敬畏与热爱的深情流露。全诗语言华美,意境悠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诗人站在高耸于古寺之间的楼阁之上,眼前的美景尽收眼底,都被精美的雕栏所环绕。其中,“高开”二字不仅描绘了楼阁的高耸,更表现出诗人立足点的高远,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宏大的基调。同时,“尽收佳处入雕栏”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喜爱,将自然美景与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颔联是全诗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远山如青螺般漂浮在海面上,天空则像江南的碧玉般宽阔无边。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广阔,更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其中,“山浮海上青螺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远山的朦胧和飘渺,而“天转江南碧玉宽”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天空的辽阔和美丽。颈联转而描写近景,雨中的花槛上,花朵在雨中显得更加娇艳,如同含着丝丝清泪;而风中的酒卮里,清酒也仿佛泛起了微微波澜。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中花朵的娇美和酒的微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热爱。同时,这一联也通过“雨槛”和“风卮”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与首联和颔联的宏伟壮丽形成鲜明的对比。尾联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告诉游客,如果要欣赏这里的美景,这里应该是淮东地区最美的观景点。这一句不仅强调了诗人对平山堂美景的赞美之情,更通过呼吁游客前来欣赏美景,进一步提升了诗歌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同时,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和豪情,他认为这里的美景足以与淮东地区的其他景点相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次韵米元章斋居即事》

下一篇:宋·秦观《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