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花繁":蓼花红艳繁簇,
# 红蓼: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黄芦叶乱":芦叶衰黄枯败,
"夜深玉露初零":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
# 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霁天空阔":秋高云淡,境界空阔,
# 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云淡楚江清":楚江一片清澈。
# 楚江:楚境内的长江。唐李白《望天门山》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独棹孤蓬小艇":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
"悠悠过、":优哉游哉地驶过、
"烟渚沙汀":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
# 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金钩细":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
"丝纶慢卷":慢慢地从水中拉起,
"牵动一潭星":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时时横短笛":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
"清风皓月":有清风明月相伴,
#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相与忘形":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
# 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任人笑生涯":任凭人家笑我的生活,
# 生涯:生活。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泛梗飘萍":如泛梗飘萍。
# 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泛梗”喻漂泊。
"饮罢不妨醉卧":酒刚喝过不妨醉卧,
"尘劳事、":世间的烦劳之事,
# 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圆觉经疏钞》:“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
"有耳谁听":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
"江风静":秋江风静,水波不兴,
"日高未起":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未起来,
"枕上酒微醒":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满庭芳・红蓼花繁》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行旅兼垂钓题材的词。描绘了秋夜楚江之上红蓼花繁、黄芦叶乱,词人独驾孤篷小艇悠然过烟渚沙汀并垂钓的情景,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词人在贬谪途中孤独、失意又试图借自然与酒逃避尘劳、寻求悠然自得心境的复杂情感。
2.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三句是对秋夜江边景色的细致描绘。“红蓼花繁”生动地展现出江边红蓼花盛开得繁茂艳丽的景象,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冲击;“黄芦叶乱”则细腻地刻画出枯黄的芦苇叶在风中凌乱摇曳的状态,增添了几分秋意的萧瑟。“夜深玉露初零”点明了时间是深夜,此时晶莹的露珠开始滴落,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为全词奠定了清幽的基调。“霁天空阔,云淡楚江清”两句是对雨后江天景色的勾勒。“霁天空阔”描绘出雨过天晴后,天空显得格外开阔辽远,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云淡楚江清”则写出了天空中白云稀疏淡薄,楚江的江水清澈澄净的画面,展现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进一步渲染了江景的清朗与宁静。“独棹孤篷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三句是写词人独自驾着带有篷子的小船在江上行驶的情景。“独棹孤篷小艇”突出了词人形单影只的状态,独自一人在江上泛舟;“悠悠过”表现出小船行驶时的悠然缓慢,体现了词人悠闲自在的心境。“烟渚沙汀”描绘出烟雾笼罩的小洲和沙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也暗示了词人在这江上的漂泊之感。“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三句是对词人钓鱼场景的细腻刻画。“金钩细”写出了鱼钩的精致小巧,“丝纶慢卷”描绘出词人缓缓地卷起钓鱼丝线的动作,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牵动一潭星”则是神来之笔,当词人收线时,水中倒映的星星也随之晃动,将水中的星星写得灵动鲜活,富有情趣,营造出一种奇幻而美妙的意境,同时也表现出词人对这江上生活的喜爱与享受。下片“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三句是写词人在江面上的悠然自得之态。“时时横短笛”表现出词人不时地吹奏短笛,以此来抒发内心的愉悦和闲适之情,笛声在江面上回荡,增添了几分诗意。“清风皓月”描绘出周围的环境,清风徐徐吹拂,明月高悬天际,营造出一种清幽、美好的氛围。“相与忘形”则写出了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清风、皓月相互交融,忘却了自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体现出词人对这种自由生活的陶醉。“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两句,词人直面他人对自己生活的看法。“任人笑”体现出词人的豁达与洒脱,不在乎别人对自己漂泊不定生活的嘲笑;“泛梗飘萍”运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的生涯比作漂浮的梗草和浮萍,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生活的漂泊无定,居无定所,充满了身世飘零的感慨,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中的旷达。“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三句是写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饮罢不妨醉卧”表现出词人饮酒之后,随性地躺下休息,尽显洒脱不羁。“尘劳事、有耳谁听”则明确地表达出词人对尘世中那些劳累、繁琐之事的厌烦与抗拒,他不愿再去听、去想这些烦心事,只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体现出词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三句是对清晨江景和词人状态的描写。“江风静”描绘出江面上风平浪静的宁静画面,给人以平和之感;“日高未起”说明词人一直睡到太阳高高升起还未起床,突出了他的闲适慵懒。“枕上酒微醒”则写出了词人在枕头上微微醒来,还残留着一丝酒意,进一步烘托出一种悠然自得、闲适惬意的氛围,余味悠长,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 (眉批)一丝牵动一潭星,惊人语也。眠风醉月渔家乐,洵不可谖。值秋宵之景,架一叶扁舟于凫渚鹤汀之上,潇洒脱尘,有萧萧然自得之意。(评语)值秋宵之景,驾一叶扁舟于凫渚鸥汀之中,潇洒脱尘,有嚣嚣然自得之意。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四
# (“金钩细”三句)警绝!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
# 少游《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恋恋故国,不胜热中,其用心不逮东坡之忠厚。而寄情之远,措语之工,则各有千古。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上一篇:宋·秦观《圆通院白衣阁》
下一篇:宋·秦观《阮郎归·四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