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g

朝代:宋作者:秦观浏览量:1
shào
shí
shū
jiàn
zhé
néng
sòng
àn
shū
zhī
shèn
shī
rán
fàng
cóng
huá
yǐn
jiǔ
zhě
yóu
xún
shuò
zhī
jiān
juàn
suī
yǒu
qiáng
zhī
ér
cháng
fèi
qín
shù
nián
lái
fèn
chéng
huǐ
qián
suǒ
wéi
ér
cōng
míng
shuāi
hào
dài
nǎng
shí
shí
èr
měi
yuè
shì
xún
shuò
zhōng
yǎn
juàn
máng
rán
zhé
xǐng
suī
yǒu
qín
láo
zhī
ér
cháng
fèi
shàn
wàng
jiē
bài
zhě
cháng
èr
shǐ
jiàn
sūn
qiān
xíng
yuē
:“
:“
jīng
sān
qiān
jūn
léi
shù
wàn
。”
。”
xīn
shàn
shuō
yīn
jīng
zhuàn
shǐ
zhī
wéi
wén
yòng
zhě
ruò
gān
tiáo
wéi
ruò
gān
juàn
yuē
jīng
yún
shào
ér
qín
zhī
zhī
zhǎng
ér
shàn
wàng
shù
zhī

译文

我年少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十天或一个月里,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尽管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近几年来,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了许多,几乎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了。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往往又不记得了。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因善忘而荒废了学业。唉!使我的学业荒废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里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几卷,取名为《精骑集》。唉!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逐句剖析

"予少时读书":我年少时读书,

"一见辄能诵":看一遍就能背诵。

"暗疏之":默写一遍,

# 暗疏:默写。

"亦不甚失":也没有大的差错。

# 不甚失:没有大的差错。

"然负此自放":但是我却凭借此放纵自己,

"喜从滑稽饮酒者游":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

# 滑稽饮酒者:幽默善辩、好喝酒的人。

"旬朔之间":十天或一个月里,

# 旬朔:十天为一旬。朔:每月初一日朔。此处指一个月。

"把卷无几日":没有几天在看书。

# 把卷无几日:指一月之间没有几天看书的时间。

"故虽有强记之力":所以,尽管我有较强的记忆力,

"而常废于不勤":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比数年来":近几年来,

# 比:近来。

"颇发愤自惩艾":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

# 惩艾:吸取过去的教训,把以前的过错作为鉴戒。此指近来对自己的行为有所悔过,暗自发愤改过自新。

"悔前所为":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

"而聪明衰耗":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了许多,

# 衰耗:衰竭。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几乎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了。

# 十一二:十分之一二。,曩时:从前。

"每阅一事":现在每当看到一手书卷,

"必寻绎数终":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

# 寻绎:寻求,反复推敲。

"掩卷茫然":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

"辄复不省":往往又不记得了。

"故虽有勤劳之苦":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

"而常废于善忘":却常常因善忘而荒废了学业。

"嗟夫":唉!

"败吾业者":使我的学业荒废的,

"常此二物也":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

# 二物:指上文提到的“不勤”与“善忘”。

"比读《齐史》":最近读《齐史》,

"见孙搴答邢词曰":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

# 见孙搴答邢词曰:据《北齐书·孙搴传》载:“孙搴,字彦举,以文才著称,但实际学浅行薄。邢邵尝谓之日:更须读书。孙搴答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赢卒数万。”

"我精骑三千":我精骑三千,

"足敌君羸卒数万":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心里赞同喜欢这个说法,

"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

# 经、传、子、史:经,指儒家经典书籍,如《诗经》等;传,指解释经书的著作,如《左传》等;子指诸子书籍,如《庄子》等;史,指历史书籍,如《史记》等。

"得若干条":摘录几千条,

"勒为若干卷":编为几卷,

# 勒:编辑。

"题曰《精骑集》云":取名为《精骑集》。

"噫":唉!

"少而不勤":年轻时不勤奋,

"无知之何矣":无可奈何啊。

# 无知之何:没有什么办法。

"长而善忘":成年后善忘,

"庶几以此补之":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精骑集序》是北宋文学家秦观为其《精骑集》所作的一篇书序。这篇序文不重说教,而是以叙事寄寓哲理。作者未脱离《精骑集》空谈大道理,而是在说明编选缘起、选文标准及题名含义的过程中,融入自身感悟,提炼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人生经验。前两段,他自述年少因怠惰荒废学业,成年后虽发奋苦读,却因记忆力衰退常忘所学;后两段则讲述从《齐史》中孙搴的言论获得灵感,精选经史子集文章编成《精骑集》。全文行文老练,情感真挚恳切。作者以亲身经历为鉴,告诫后辈治学需勤勉专注,引此为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视为元祐党人,绍圣后累遭贬谪。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他擅长各种文体,而以政论、游记为出色。主要文学成就在词,陈师道《后山诗话》誉其为“今代词手”,后世视其为正宗的婉约派第一流词人。他善于把男女恋情与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起来,以含蓄的手法,幽冷的意境,淡雅的语言,抒发感伤的情绪。〔千秋岁〕“水边沙外”、〔踏莎行〕“雾失楼台”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篇序文是秦观为自编古文选本《精骑集》所作,其中详述了编选缘由、选本内容及题名含义。作者回顾往昔,直言年少时“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致使学业荒废,对此深感懊悔。及至近年,虽发愤图强、自我惩戒,却无奈面临“虽然有勤苦之劳,而常废于善忘”的困境。为解决善忘难题,他着手编辑此选本。文章以作者亲身经历为引,提炼出了极具普适价值的人生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篇书序,作者以自身经历讲述年少怠惰、年长善忘的读书憾事,因受《齐史》启发编选《精骑集》,借此劝诫后人珍惜时光、勤奋治学。

2. 分段赏析

这篇序文前两段作者深刻反省年少荒废学业的经历及后来的悔悟。“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而“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此乃年少之失;“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此为醒悟之得。但已“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作者不禁感叹。秦观父去世后,他曾一度与世俗滑稽之人纵酒游乐,荒疏学业。自恃“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的记忆力,纵情宴饮,将读书置之度外,“有时十日或半月内只有难得几天拿起书本”。由于心不在焉,记忆力逐渐衰退,即使后来在母亲与师长的严格督责下发愤努力,“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但学习效率远不及少时,令人唏嘘。“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年长而觉醒者,能够以良好方法弥补年少疏懒与年长健忘之弊者更为稀少。秦观恰是这凤毛麟角之人。他勇于直面人生规律,以主观努力追回逝去年华,总结经验教训,启迪后学珍惜青春。正视生活的规律,以主观的努力夺回逝去的年华,总结人生的经验,以启迪来者珍惜宝贵的青春。这正是秦观超出常人之处,也是这篇书序最值得品味的地方。后两段作者记述读《齐史》时对孙搴回答邢峦之语深表赞同,并决意从经传子史中遴选文章成集。第三段作者从古人对答中得到启示,如战争中三千精锐骑兵足以对抗数万疲弱之兵,因而从经、史、诸子中精选具有借鉴价值之篇章,裒辑成书。末尾感叹:“噫!少而不勤,无如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这篇序言虽简练扼要,却情感真挚,将作者心态表露无遗,感人至深。

3. 作品点评

此文是一篇书序,重在以事明理,并未在说理上着墨过多。作者在序文中,并未脱离《精骑集》这一选本去高谈阔论。而是在阐述编辑此书的缘由、选文的出处与标准以及题名的意图时,蕴含了许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元素。实际上,这是作者从自身的亲身经历中提炼出的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人生感悟。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完全能够把它视为一部借自身经历漫谈人生哲理的劝学作品来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东莱先生吕伯恭尝教学者作文之法,先看《精骑集》,次看《春秋权衡》,自然笔力雄朴,格致老成,每每出人一头地。

宋俞成《萤雪丛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秦观《题务中壁》

下一篇:宋·秦观《蓬莱阁》

猜你喜欢